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 » 学术成果 » 学术论文
考古发现类展览的信息传达研究
2009-08-26 16:35:41 阅读数:

 

山西博物院  郭喜锋

      【内容提要】 考古发现一度成为博物馆获得馆藏文物的主要方式。而考古发现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遗址、遗迹、遗存都是古人留给今人的宝贵历史财富,它比文字更能说明古代人类的生活、生产状况。本文引用了大量信息传播学、认知学、展览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旨在研究考古发现类展览怎样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势,将信息顺利传达给受众。文章主体分为三个部分:(1)“考古发现类展览” 的概念界定;(2)分析了考古发现类展览的特点及现状;(3)针对上文所述考古发现类展览的特点及缺陷,深入分析了此类展览在信息处理、编码、发码等设计环节中怎样使观众对展览信息感兴趣并乐于接受。

      【关键词】 考古发现  展览  观众  信息传播

 

      一、“考古发现类展览”的概念界定

      本文对“考古发现类展览”的界定如下:

      (1)就展示内容而言,展示的是重大考古发现。

      何谓“重大”,至少应该是出土器物数量多且精美。“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精品应该是展览里的‘名角’,甚至可以成为博物馆知名度与美誉度的象征。” 但更高意义上的“重大”在于其文化价值。“一个博物馆陈列水平的高低,不在于馆藏精品多少,而在于怎样拓展它的文化深度与广度”  ,因此考古发现类展览的展示内容不仅仅是出土的精美器物,而应该透过器物反映古代历史和文化。

      (2)就举办单位而言,应是非遗址博物馆。

      (3)就陈展性质而言,本文只讨论以考古发现为题材举办的临时展览。当然,以考古发现为题材的陈列,尤其是遗址博物馆的陈列可以为之提供有益的借鉴。

      综上所述,“考古发现类展览”就是指,非遗址博物馆以一个或多个重大考古发现为题材,举办的旨在通过展示考古成果使观众获得艺术享受和历史文化知识的临时展览。

 

      二、考古发现类展览的特点及现状分析

      1.考古发现类展览的特点

      与其他历史类展览相比,考古发现类展览有如下特点:

      从展示内容来看,考古发现类展览的内容要比一般历史类展览丰富得多。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古代的遗物和遗迹。拥有考古发掘资料是考古发现类展览的最大优势。很多情况下,遗迹所揭示的信息量要比遗物多得多,而且更生动、更直接。比如,遗址或墓葬的地理位置、环境、结构等体现出来的信息是单凭出土文物所无法企及的……在其他历史类展览中,由于遗迹资料的缺失,只能通过文物来反映历史,这就有了局限性和片面性。因此在展览中要将遗物和遗迹结合起来揭示古代文化。

      由于所展示的内容与考古密切相关,同时也为了满足公众对考古学的好奇心,有必要展示一些有关的发掘经历、学术研究成果及现存问题、考古学基本知识等。这样既可以使展览结构更加丰满,又可以加强观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每个重大考古发现或每件珍贵文物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如果能把这些故事介绍给观众,就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并会对眼前的文物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从展览形式上看,考古发现类展览的陈列手段更加多样化,表现在:

      (1)要揭示古代文化,最好的办法是让观众看到遗迹的原貌。因此模拟复原法在此得到了用武之地。考古发现类展览所展示的遗迹都有详细、科学的考古发掘记录,这就为复原展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由于考古发现类展览与考古密切结合,完全可以将考古工作中的活动如模拟考古学、陶片分析拼对、器物修复、拓片等引入展览,增强展览的趣味性。

      (3)有利于展览氛围的营造。观众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特定的氛围会使他们有穿越时空、走进历史的感觉。遗址原状所包含的氛围正是塑造展厅氛围的依据。

      (4)考古发掘时的原始资料也为文物的组合提供了依据。

 

      从展览体系上看。考古发现类展览除了按时间顺序展示外,还可以按展品质地和用途的差异、来源的不同及所反映内容的类别来编排布局。其展示体系完全是根据所占有材料的分析与设计者的主观诉求愿望相结合的产物。

在展览宣传方面。由于所展示的对象在出土时就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相当于为展览作了前期宣传,这对于扩大展览效果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2.考古发现类展览的现状

      近二三十年来,许多博物馆举办了考古发现类的展览,甚至出国交流。总体上说,展览的水平比过去提高了许多。但有些展览还存在着不成熟之处,主要表现在:

      (1)有些此类展览成了精品艺术展。其展示的主旨就展览本身而言具有某种炫耀的意味,对观众来说则是欣赏物品的奇特、稀罕或精湛的工艺,强调的是展品的新奇和审美,文物所反映的文化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些展览常常只是轰动一时,其原因就在于展览没有深度。

      (2)有些展览陈列形式枯燥乏味,缺乏互动性。“文物+说明”的展览模式如果不改变,只会让观众越走越远。

      (3)某些展览不注重氛围的塑造。氛围是展览传达信息和情感的重要手段,但有些考古发现类展览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而加以利用。

      (4)有些展览学术性过强,普通观众看不太明白。“文物考古累展览的内容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把陈列计划编写得像考古报告,因撰写者的专业习惯,而忽视了一般观众的理解层面,文字中充满专业术语”。

      (5)有些展览缺乏主题。任何展览总不可能是单件文物或几件文物就可以开展的,它总有一个文物的聚集,是一批文物的展示,那么这一批文物是如何选择和聚集的,这个展览是什么性质,总得有要求,有冠名。而这个冠名和要求确定的本身就是主题选择的过程。 但时下举办的有些考古发现类展览成了国宝展,缺乏主题,陈列方案即是展品的简单罗列再加上几个场景。

      3.原因分析

      博物馆既是文物收藏研究机构,又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文化传播机构。 陈列是联结展品和观众的信息通道,通过这条通道把展品所负载的信息传递给观众。 博物馆展示信息的传播系统(如图一)包含创作、欣赏、反馈三个子系统。

 

图一 博物馆展览信息双向传播模式

 

      注:Ⅰ 传播者对信源的研究过程;Ⅱ 信息处理过程:包括信息的发掘、提炼及组合;Ⅲ 编码过程(包括将信息转化为符号、组合符号)和发码过程(将符号负载在媒介上);Ⅳ 解码过程:观众对符号的识别、理解;Ⅴ 反馈过程;Ⅵ 干扰因素:无论是传播者的编码过程,还是受传者的解码过程,都会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干扰因素包括心理素质、文化观念、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经验等。

      由此可见,在博物馆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传者互相作用、相互影响,才能真正实现博物馆传播的最佳效果。要想让观众接受自己,就必须从他们的角度来选择信息和传播信息。从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不成功的考古发现类展览大多属于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以实物为中心的欣赏性的展览。这种展览将文物作为艺术品,从审美角度进行展示。其展览主题不是深刻的理念和知识体系,只是表现艺术美或创造美;展览结构多为松散的散点式。 此类展览要求观众有超强地非语言符号解读能力,但我国现在的公民素质大多还不是很高,要看懂这样的展览还有一定的困难。第二种是宣示性展览。宣示性展览面向社会各个层面和各个社会群体,将博物馆观众视为普遍的、共同的群体。这类展览的陈列方式多注重信息的完整、系统、准确和清晰,展览主题的发展多为平铺直叙,力求根据特定学术体系来安排展览结构。 以往举办的有些考古发现类展览过于专业就是这个原因。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以上两类展览都发挥了信息发送的作用,但都属于单向直线性传播(如图二)。这种展览多以馆内专家的角度以及与“所有”观众沟通的企图,藉由展示、活动或服务提供单向传播的讯息,而非根据外在环境和大众的需要,针对某个设定的“市场”或特定目标的观众,进行有效的双向沟通。

 

图二 展览信息单向直线性传播模式

 

      三、考古发现类展览信息传达的有效手段

      1.信息有效传达的前提条件——观众研究

      (1) 观众定位

      现代教育学认为,受教育者的心理、生理发展条件制约着其接受知识、理解知识的能力,因此,教育者无法以同一的教学内容、方法对所有人实施教育。有鉴于此,要使考古发现类展览的信息顺利地传达给观众,必须带着观众的需求、兴趣及能力等观念进行设计,就要首先进行观众定位。研究和界定参观群体可以使展览更贴近观众的需求,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观众定位不同,决定了展览体系、陈列手段、信息诠释深度等都会有所不同。大多数考古发现类展览面对的都是一般观众,这些观众只具有少量的历史知识和文物知识,对于考古甚至一窍不通。因此展览就要做到浅显易懂、生动有趣。

      (2)观众认知规律的研究

      目前许多考古发现类展览“信息传而不通”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忽视观众的认知规律,无形中形成了许多传播障碍,影响传达的效果。就如要对别人讲清一件事情,如果忽视了对方的理解力与感受,只是一厢情愿的诉说,对方未必能感兴趣或准确地理解我们的意图。

      克拉伯在《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提出人对信息的接受具有选择性的特点。其中“选择性注意”与“选择性记忆”对于信息传达方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选择性注意是指“人们在大量信息面前,一般只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的和感兴趣的信息上,而对于其他信息视而不见、见而不闻”。 如何让观众对展览信息充满兴趣是核心问题。对人的认知规律的研究表明:人们往往对以下几种类型的信息比较感兴趣且易于记忆:能刺激与满足情感需要的信息;存在差异与新颖的信息;能产生互动,促进观众参与的信息;动态的信息;有情节的信息……

      总体来说,考古发现类展览要想获得观众的喜爱,必须在确保具有知识性的基础上,使展览同时具有通俗性和趣味性。

      2.信息处理过程

      将信息转化为符号之前的所有工作都可以被称为信息的处理过程,包括信息的发掘、提炼、组合等,此过程是确保展览具有知识性的重要环节。与其他历史类展览相比,考古发现类展览信息处理过程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科学研究方面

      为了实现时效性,许多考古发现类展览容易忽略科学研究,将没有经过认真研究的考古成果搬进展厅。虽然满足了观众一睹为快的要求,但容易成为器物罗列式的展览而缺乏主题、没有深度。缺乏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很难办出高水平的展览。面对要展示的考古发现,除了像其他展览那样对历史文献资料、已有研究成果及相关学科资料等进行研究之外,还要着重对考古资料进行研究。考古资料可以为展览的设计提供诸多方便,比如器物用途及内涵的阐释、器物的组合、环境氛围的营造等等。

      ①对遗迹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遗迹的时代、规模、结构、性质、环境资料(如水文、气象、地址、地貌等)、历史变迁、社会背景等等,从而揭示遗迹的科学价值;

      ②对出土文物的研究,包括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两方面。表层信息指文物的名称、时代、类别、功能等;深层信息即文物表现的历史本质。

      ③认真研读遗址的发掘记录,摸清文物与文物、文物与遗址之间的关系。

      ④物非物——发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增强展览的趣味性。文物背后的故事包括历史故事和考古发掘过程发生的故事。文物的历史故事一部分出于文献记载,还有一大部分都是考古学家们根据考古迹象推测出来的。考古资料可以为这些故事的发掘提供依据。

      (2)确定主题方面

      展览主题通常是展览所要表现的基本概念.作为概念性的信息,它有助于观众理解展览中陈列的物品和信息,也有助于观众集中精力于搜集、整理、记忆与展览主题有关的信息。对于考古发现类展览而言,主题不同,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会有较大差异,传达给观众的的信息及观众的感受也就不同。同是重大墓葬题材,有的定位在葬制葬俗的展示上,有的定位在重点文物的展示上,有的定位在王公贵族豪华生活的展示上……

      目前国内举办的某些考古发现类展览确实缺少主题或主题不明确。由于考古发现文物“数量多、艺术性强、材料新”等特点过于突出,容易导致展览以展示文物的艺术性为目的而忽略其知识性。这样的展览就成了无主题式的欣赏性展览。相反,有些展览过于强调知识的专业性、系统性、全面性,只是以时间为顺序、以遗址为单位,全面细致地报告了考古成果,因缺乏主题而使展览信息过于繁杂,语言晦涩难懂,形式平淡无奇……这些展览可以说是没有主题的。还有些展览是主题过大,比如许多展览都冠以“X X出土文物展”、“X X文明(化)展”的名称。那么考古发现类展览主题的确定应注意些什么?一是摸清考古发现的本质特征和最重要的价值所在,使展览和考古发现相呼应、相互论证;二是搞清观众对题材的认知程度和兴趣点,尽量选择观众感兴趣的主题;三是主题不易过大,对于一个临时展览而言,主题应尽量专、小,应在论证的充分性上下功夫;四是有创新意识,尽量从一个让观众感到新鲜的角度来思考。

      3.编码过程

      在确定了要传达的信息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信息发送出去。信息是虚幻的,必须转化成符号才能被观众接收,这就是“编码过程”。如,要向观众介绍石磨盘和石磨棒的用途,可以采用文字符号、语音符号、绘画符号、雕塑符号、模型符号、真人形体演示符号等。博物馆展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包含的符号各式各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如图三):

      在考古发现类展览的编码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1)符号的通俗性

 

图三 博物馆展览传播系统中的符号类别

 

      符号是沟通设计师与观众的媒介。由于设计者与观众之间的文化观念、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知识水平以及社会经历等各方面的不同,导致了设计师与观众对于相同的符号的意义的理解会有很大差异。这就是造成观众对展览不理解或误解的根本原因。如:有些展览对于古代房屋仅仅将考古报告上的“F1址剖面图”复印、放大上展板了事。观众很难理解,不如以立体复原或微缩景观的手段为上策(二维平面示意图是中策)。考古发现类展览通常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普通观众很难理解,这就需要设计者根据观众的经验将信息转化为通俗的符号。如:解释古代青铜器的用途时,用晦涩难懂的专业用语长篇累牍的加以介绍,不如简单说“相当于现在的锅、碗、瓢、勺等”更直白易懂,因为这些都是观众生活中常见的。

      (2)遗迹符号的使用

      与其他历史类展览相比,考古发现类展览的优势在于:拥有完整的考古发掘资料,这为博物馆无法保存的遗迹现象的复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遗迹现象也是反映古代人类文化的重要符号,有时候能比文物更直接、更生动地反映古人的生活及文化。比如,古人的一处生活遗迹能反映当时人类的食物种类、住宿状况、生产能力、生活环境等大量信息,且比较直接、形象,这是青铜器、陶器等遗物无法比拟的。遗迹甚至能反映出遗物无法反映出的问题。比如:一处墓葬的结构或许能够反映出古人的防盗意识以及防盗技术,一处房屋基址能够反映出建筑的规模及古人的建筑技术;墓葬中骨架的位置关系可以形象地反映出他们的等级关系……这都是文物所无法做到的。但是由于遗迹大多不能像文物那样随便移动,因此被收藏实物的博物馆所遗弃,这相当于扔掉了大量古代文化的证据。因此,在考古发现类展览中,应充分运用遗迹符号来使主题更加丰满,其承载媒介可以是照片、图画等平面媒介,也可以是模型、场景、景观箱等立体媒介,或者幻灯、电视、电脑等多媒体媒介。

      (3)符号的组合

      考古发现类展览除了通常展览中常用的符号组合方法外,还有自身独特的优势,这得益于考古发现类展览中的展品都拥有完整的考古发掘记录。

      首先表现在文物组合方面。“文物组合是指为了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而把多件文物有机地组织在一起。” 大家都知道,文物组合起来所表达的含义往往比单个文物要丰富、生动得多。比如,石矛、石斧、石犁、石镐、石磨盘等随意摆在一起,它们只能代表新石器时期磨制石器的种类;如果按种类排列,它们可以表示新石器形成发展的过程;如果把石磨盘突出于中心位置,其它石器作为共存的器物,那么它就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农耕占有了重要的位置,狩猎已成为辅助的生存手段。文物出土时在遗址中的位置既可以体现其功能又可以体现文物与文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展出时就可以据此对文物进行组合。比如,石器及废料的位置关系可以反映出石器的制作过程;墓葬中玉器的出土位置可以体现其功能及使用方法;遗址中青铜器的摆放关系可以反映出其配套使用状况……

      其次,考古发现类展览拥有科学、完整的文物发掘记录,可以运用复原场景的方法来对符号进行组合,这就为文物原生环境的复原提供了条件。场景复原的内容包括:a、复原遗迹或遗物的考古现场。全部或部分复原遗址或墓葬,再将文物或复制品按照其出土时的位置进行摆放。这样不仅可以给观众传递完整的考古信息,使其了解遗址或墓葬的结构、文物的用途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加强对文物及其相关历史事件的印象。比如,武汉博物馆古代历史陈列中的三国墓葬复原,则采用纵剖面的展示形式,从墓道和主室处剖开一个断面,主室、耳室、后室全部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它完全按照1:1 的尺寸做成。墓壁上的每一块印纹砖全部翻模制出,按照原来规律砌排而成,满室繁文缛节,墓内文物也按出土时的原状摆放,观众参观现场犹如置身于古墓之中。b、复原遗迹或遗物在历史上实用时的面貌。“它把形象性、实践性、趣味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陈列展览增加无限生机,散发着真实性很强的浓烈时代气息,将观众引入到它所展示的时代与环境中去,给观众以至深的感受”。 比如,河北省博物馆《神秘王国——战国中山国》陈列复原了宫殿景观和猎帐景观。这种实物配合复原景观的表现手法,不仅直观、真实地再现了先民的生活场景,使观众亲身体验到特定的历史氛围,更直接地诠释了古文物的用途,提高了展览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4、发码过程

      设计者将信息转化成符号后还需要借助媒介将符号发出去,比如作为听觉符号的语言符号必须借助人或语音设备才能发出去;音像符号需要借助电视、电影、电脑等媒介才能进行发送……媒介是工具和手段,选择怎样的媒介,既要考虑媒介的容量、编码、解码准确度和技术含量等因素,也要考虑观众对特定媒介的喜爱程度。

      (1)重视动态展示

      认知学学者莱维斯(W.J.Lewis)通过研究认为:人对事物的记忆程度是与认知的方式密切相关的,如人们对自己亲自制作和参与其中的事物记忆程度是90%,通过视觉的记忆程度是50%,通过阅读的记忆程度是30% ,而听觉的记忆程度只有10%。 由此可见,信息的动态展示对观众的影响至关重要。考古发现类展览与考古学密切相关,可以将考古学中的活动借鉴到展览中来。动态展示包括专家演示和观众参与两种方式。专家演示,比如许多考古发现类展览都通过专家演示来让观众了解石器的产生过程和使用方法,使观众参与的活动更为丰富。模拟考古是提高考古发现类展览的重要手段之一。模拟考古就是在已完成科学发掘的遗址(或模拟遗址)上,将文物复仿制品事先埋藏在地下,在专业人士的科学指导下,通过参与者的发掘,再现考古场景的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通过模拟考古这种互动性较强的项目,参与者可以自己动手模拟考古发掘,如用图画和文字描述出土器物的特征、对出土文物进行测量、标明文物在探方中的出土位置、恢复文物碎片等等。

      另外,以现代化声、光、电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为主的高新科技手段为动态展示提供了更加广泛、便捷的选择。许多考古发现类展览都用电影、电视、电脑、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来演示遗址或墓葬的背景信息、结构布局、发掘经过、出土文物、复原历史场景等。

      (2)重视氛围设计

      从传播学角度来理解,环境氛围是促进博物馆情感传达的重要因素。考古发现类展览向人们展示的是特定文化和特定历史环境中的物质精神文化。氛围的营造有利于使其充当展品的背景或者说“展品”与“人”之间的桥梁,将人们带入某种特定环境,去体会其文化、历史。环境氛围这一“媒介”角色扮演的成功就在于它是对展览的相应历史意义的揭示和传达。因此,展览设计者应该对展览主题、文物所处历史阶段的文化特征、文物所处地区的文化特征乃至文物所处遗址或墓葬的特征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这是进行氛围设计的前提。氛围设计的第二步就是运用空间、色彩、材质、造型、光、声音等陈列语言对氛围进行塑造。文物出土时的遗址或墓葬的氛围能很好地反映出其所处时代的氛围,且其本身的氛围就是展览要塑造的对象。考古发现类展览的展品都具有完整、科学的发掘记录,这就为氛围的营造提供了模型或依据。考古发现类展览氛围的营造大体上有以下两种类型:

      A、情景复原法

      情景复原法即直接的、再现式的模拟历史或现实情景。其能够快速、直接引导观众进入某一历史文化或某一地域环境中,使建筑空间同展品一道全面细致地展示历史风貌。这种电影布景式的场景给人以真实感,它切合了展览所要表达的史实,完整再现了当时的场景。如山西博物院《山西考古大发现》展徐显秀墓墓室的复原给观众提供了墓葬壁画的原生环境;杭州的宋城就是依据《清明上河图》中绘制的汴京热闹非凡的景象所进行的翻版,进入城中恍如隔世,城中建筑及各色人等的装束打扮均是宋朝样式,让人不禁产生时空颠倒的错觉。

      B、隐喻象征法

      隐喻象征法是一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它将较具体的事物抽象化、概念化、符号化,来代表或比喻较抽象的事物或隐含的意义——展览的主题及其所展示的古代文化。在展览中常用的象征符号可以是纹饰,也可以是典型造型,还可以是植物、动物、地形造型,甚至可以是色彩和灯光。a、纹饰的使用。纹饰符号更多的的表现在展览空间的平面设计上。如在汉阳陵博物馆陈列馆中,用“牛耕图”作柜子的背景、用铜镜背面纹饰组序厅顶部装饰、用瓦当纹饰作展柜点缀,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特色。b、典型造型的使用。造型可以是典型出土器物的造型,也可以是遗址或墓葬的结构造型。比如,河北省博物馆《神秘王国——战国中山国》陈列中,“门厅空间的设计着力体现出一种古朴的历史神秘气息。门的两侧由中山国独有的错金银双翼神兽灯箱片衬托,像传统的石狮一样,威风凛凛地镇守在大门两侧;门的正上方是中山国出土的代表性器物——山字形器,具有象征和标志性作用。” c、植物、动物、地形造型的使用。比如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契丹王朝——内蒙古辽代文物精华展》的序厅中,就以草原马群为背景,营造出天苍苍野茫茫的感觉,使观众犹如置身于绿色大草原中。d、色彩与氛围。各类氛围对颜色的选择是不同。色彩的选择要体现时代特征、地域特色,比如设计者通常“用赤色的背景表现商周时期尚赤的特点,用淡黄色表现处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代‘国富民强、文化发达、金碧辉煌’容纳百川的气势”。e、灯光与氛围。光的神奇作用在于它的存在使万物具有了生命的活力,它对展示陈列的效果和整体氛围的烘托有着最直接的影响。“不同强弱的光对人情绪的影响是差异很大的,展示书画类文物时灯光宜柔和,达到宁静、文雅的效果;展示祭祀类文物时,采用对比强烈的光,增加神秘感;战争与军事方面的展览,采用明亮的光,突出宏伟与崇高……” 

      设计师在陈列设计中尽可能用符号语言来营造内涵丰富的展示环境,使观众感觉是在真实空间中进行对话,更容易接受文化信息。考古遗址的结构和环境以及出土的文物为设计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和灵感。

 

结   论

 

      本文分析了考古发现类展览的特点及现状,并提出了展览信息双向传播模式。首先,设计者要进行观众定位和观众认知规律的研究,这是保证信息有效传达的前提条件;其次,在信息处理过程中要克服片面追求时效性和文物艺术性的缺点,重视科学研究尤其是考古发掘资料的研究,同时还要避免罗列式的展览形式,要做到展览主题明确,才有助于观众摆脱不确定感,集中精力搜集、整理和记忆与主题有关的信息;再次,编码过程中,要尽量根据观众的经验使符号通俗化,同时发挥此类展览拥有发掘资料的优势,充分运用遗迹符号和符号组合;最后,在发码过程中,重视展览的动态设计和氛围设计来提高展览的趣味性和感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