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 » 学术成果 » 学术论文
文物能说话吗?
2009-08-12 09:34:57 阅读数:

 

――兼论说明文字在文物陈列中的作用

谭前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博物馆的改陈工作中,有一种观点甚为流行:博物馆陈列中应尽量减少文字说明等辅助展品,让文物自己去说明(解释)自己,让观众自己对文物展品进行理解并与之直接进行感情和信息交流,即所谓的“让文物说话”。

 

      文物能说话吗?

      答案首先是肯定的。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的定义: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一切文物都具有历史价值。不同类别的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分别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的状况。各类别文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反映了社会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变化。总的来说,文物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恢复历史本来面目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对没有文字记载的人类的远古历史,它成了人们了解、认识这一历史阶段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依据。由于文物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从理论上说,文物毫无疑问是能够说话的,而且还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文物能够说话,仅仅是从理论上、总体上而言。就单体文物而言,它们未必都具有说话的能力。在博物馆陈列中,文物要真正实现说话,不但要由陈列设计者为它们提供适当的前提条件及环境,而且它们怎么说、说什么也必须受到诸多限制。也就是说,它们不能随便说话。

      要搞清这个问题,还得首先从陈列的定义和分类说起。尽管由于下定义者所站角度的不同,国际博物馆学界曾对陈列做出过许多不同的界定。但是,从对各类博物馆的功能的研究中,人们大多认为,陈列属于(或基本上属于)传播领域,即博物馆陈列是面向广大公众的一种传播工具,其宗旨是借助于视觉和形象手段来传播有关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质见证物的信息、思想和情感。而陈列中的实物(文物)除了其审美价值,自身几乎没有任何传播能力。实物背后的“内容”或实物背后的信息,只能通过某种解释才能得以表达。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永远是只有实物背后的内容才需要传播,特别是艺术品,审美的和情感的体验构成了其特殊内容。从博物馆学的角度看,上述内容导致了以实物为核心的陈列和以概念为核心的陈列之间的区别。在以实物为核心的陈列中,实物本身是核心要素。除了那些直接的、围绕着实物的信息外,陈列不需要对展品做任何进一步的解释。陈列设计者通常绝对强调展品的审美和科学内容。这种展览主要为艺术博物馆及科学类博物馆所采用,而且主要服务于有一定知识素养的观众群体。在以概念为核心的陈列中,陈列的重点主要是放在一个“故事”上,放在信息的传播上。这些信息是与展览设计者所希望传达的特定主题联系在一起的。为了通过实物来传播这个故事,展览设计者需要借助采用文字说明牌、视听设备等手段。在这种展览中,观众是被引导着将各种展品之间的关系连接起来,并且跟随着陈列主题的发展而发展。

      由于以往博物馆陈列中那种古板枯燥的教科书式的说明文字使观众极为反感厌倦,以致有人提出:观众与展品间最有效的感情和信息交流有赖于观众对“实物”这一无声语言的理解,而无需说明文字等过多的辅助展品,即让文物自己说话。根据陈列的定义和分类可知,这种观念指导下的陈列属于以实物为核心的陈列。从理论上说,它是正确的并且适用于艺术及考古成就等陈列。但是,如果将它运用到博物馆的全部陈列尤其是那些主题陈列,则是根本行不通的。这是因为:第一,文物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具有解释自身的功能,但并不是所有的文物都具有“自我表白”的能力。除了部分具有较强审美价值的展品外,大部分展品因已脱离了原来所处的自然或社会生活环境而很难让人们直接感受到它们蕴藏着的丰富内涵。一般说来,陈列中的展品种类很多。如历史文物陈列中有石器、玉器、铜器、陶瓷器、金银器、铁器、漆木器、石刻、货币等;自然历史陈列中有各种生物标本,包括鸟类、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及鱼类等脊椎动物;党史和革命史陈列中有文告、印章、书信、武器、照片等。在这些种类众多的展品中,其本身能够说明它所具有的某种意义和价值的毕竟只占少数,即使文告、碑贴、书信等有文字记载的文物也只能给人以粗略的印象,其含义和实质不可能完全表达出来。更多的展品的性质,作用和意义却无法“自我表白”,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年龄也“说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陈列设计工作者就应尽量收集有关展品资料,挖掘展品的内涵,并借助辅助展品将其表达出来。说明文字的功能正在于传达与补充展品信息的作用,它们好似附设在文物展品上的导音“声带”和增音“装置”,弥补了展品“自我表达”能力的不足,把展品的含义和实质更清楚明白地告诉观众。第二,应该说,“让文物说话”的陈展观念和方法,是发挥观众能动性理解的一种方式,但它必须依赖于观众理解非文字性实物语言的能力。但是,持这一观点的人,不但过高地估计了观众的文化素质,而且还非常注重陈列的学术性并以之作为评价展览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实际上,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观众的历史文化素养还是很低的,他们对博物馆陈列的展品或主题有可能是完全陌生的,如果缺少必要的说明引导,通常难以凭借其经验的联想来理解隐含在实物展品表面直观背后的内涵意义,观众参观这样的陈列就象一辆行驶在没有任何路标的高速公路上的车辆,永远也不可能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因此,这样的陈列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专家和专业人员举办的,因为他们不需要什么辅助手段即可各得其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即便是专业工作者,由于专业及分工等原因,也并不是所有的人对所有展品的价值和意义都十分了解,他们仍然需要借助讲解或其它方式来弄清展品的内涵和展览的主题。

      博物馆的性质决定了博物馆的陈列主要是为广大“外行”观众服务的,是知识性、普及性的。不论陈列内容的学术层次多高,展品及其内涵何等精深复杂,陈列语言的表达都应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如果陈列设计者只注重陈列要体现的学术水准,只考虑展品的自我表现,忽视观众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那么,这种陈列除了满足观众的观光和猎奇心理外,将达不到它应有的知识传播和宣传教育效果。“让文物说话”的展陈方法,主观上是想给观众留下发挥自己想象和理解的巨大空间,而实际上则是给观众的想象和理解留下了巨大的空白。那种不需要说明文字的陈列与其说是陈列,还不如说是摆设。一个陈列如果缺乏必要的能使观众易于理解并愉悦地接受陈列内容的可读性特征,那么,即使它能十分准确地表现或再现历史文化信息,也同样难以保证博物馆陈列能够达到有效地传播和教育的基本目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说明文字在陈列中的辅助和补充作用,通过说明文字沟通观众与展品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交流,引导他们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并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当然,陈列说明文字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也可导致画蛇添足之嫌。为此,陈列内容设计人员必须通盘考虑陈列说明所包含的信息量、信息表达层次、词汇使用范围、体裁修辞、篇幅长短等因素,也就是怎样使说明文字与观众的认知结构相吻合。

      在以概念为核心的陈列、展览中,无论展品数量的多少,均有一个确定的主题思想,且必须贯穿于各种展品的组合之中并运用文字说明去予以揭示。文字说明的这种作用是陈列中其它任何形式所无法替代的。众所周知,大部分文物展品的内涵往往是多方面的。比如俑作为一种随葬品,是古人丧葬观念的产物,直接反映着当时的丧葬制度和丧葬礼仪,同时,俑还是古代工艺匠师创作的雕塑工艺品,体现着各时代雕塑艺术的水平和成就。此外,通过俑还可以考见古人的生活习俗和衣着服饰等社会史方面的内容。又比如,一件具铭商周青铜器,其器型可能有考古学断代标尺的价值,其纹饰有反映美术史或宗教信仰的价值,铭文有历史学或古文字学的价值,字体有书法史的价值,其铜料经金相分析又有冶金科技史的价值等等。由于文物内涵的丰富性,一件藏品就可多次成为不同主题陈列的展品。但是,就某一个主题陈列而言,展品则只能在展示这一确定了的主题或知识领域里发挥作用,陈列的设计者会通过各种手段来抑制或限制展品在确定了的知识领域之外传播出更多的信息。因为展品如果传播出确定了的知识领域之外的较多信息,必然会冲淡陈列主题的展示。例如,一件青铜器在美术史陈列和在历史陈列或科技史陈列中所揭示的价值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如果不加限定,那么,观众面对展览就会茫然失措、不知所云,陈列的预期效果也就不可能实现。对此,除了通过适当的展品组合和场景复原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文字说明来给以限定并引导观众朝着与展览主题相近的方向来理解展品的价值。

      不容讳言,博物馆所展示的主题和观众所希望看到的内容可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有时甚至存在很大的距离,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博物馆学界。但对于一个在一定宗旨规范下主题确定的展览来说,对超出主题以外的展品信息进行限定又是非常必须的。恰当的文字说明不但不妨碍观众的欣赏,而且在陈列中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可以明确直接地将特定信息、观念传达给观众。说明文字也有助于划分陈列内容的层次,使陈列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也可以帮助陈列设计者沟通文物展品之间的内在联系,为陈列内容“牵线”、“搭桥”,从而使各种展品融为一体,给观众以完整的印象并帮助观众理解陈列主题。在陈列中,文字说明的作用同讲解员的讲解一样。所不同的是,讲解员是用语言向观众讲解展品的含义和展览的主题思想,是人的直接作用,而文字说明的“讲解”则是人的间接作用。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参观博物馆的观众以零散观众为主,他们绝大多数都是自看,不要求讲解。即便是那些集体组织的观众中的大部分也并不满足于听完讲解员的讲解便作罢,他们用于自看的时间往往超过听讲时间的几倍。基于此,我们也必须重视文字说明在陈列中的作用。

      对于一个主题陈列而言,文物自然是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离开了文物展品就无所谓陈列。但是,只有文物展品也是不够的。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某些原因,一个陈列所能收集到的文物,总是难以满足陈列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文物只是历史的偶然遗存,并非人类作为见证物的专门保留。它们只是其同类物品的幸存者,而且这种幸存下来的毕竟是少数,再加上历代人为的破坏,致使许多可能很有历史说服力的文物淹没不见了。侥幸保存下来的也多是孤立而无联系的个体,即使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人类活动遗址或墓葬,有全套完整的出土品,充其量也只能反映历史的某个侧面,很难给观众一个完整的历史概念。陈列中出现的各种文物展品,其作用主要在于揭示历史和自然的本质及规律,而不是表现文物本身。文物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不能无限夸大文物的作用。实际上,不是任何历史问题或历史现象都可以用文物来反映,也不是任何历史问题或历史现象都有恰当的文物来表现。完全依赖文物不可能科学全面地展示出历史文化的风貌。所以,博物馆陈列尤其是主题陈列一般都应有相当数量的辅助展品以弥补实物展品在表现主题上的局限性,使陈列内容更加丰富完整。只有将文物和必要的辅助展品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反映历史内容,再现历史面貌。

      综上所述,从理论上说,文物是能够说话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文物都能说话。只有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下,文物才能说话,而且,它们要说什么话,也必须受到陈列主题的限制。否则,就将严重影响陈列主题的展示和陈列最终目的的实现。此外,强调文字说明在陈列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是要否定实物展品在陈列中的主导地位。在各种陈列中,实物展品和文字说明等辅助展品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对任何一方的过分强调都是不科学的。只有把握好了文物和辅助展品之间所存在的那个十分复杂的度量关系,才有可能搞好陈列。

 

主要参考资料:

1.《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1993年版。

2.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编:《博物馆陈列艺术》,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

4.郑志:《博物馆陈列琐谈》,载河南省博物馆学会编《博物馆学论丛》,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5.彭希林:《陈列中的文字说明》,载中国博物馆学会编:《中国博物馆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6.裴建平:《博物馆陈列与观众心理》,载陕西省博物馆学会、陕西省博物馆合编:《博物馆学论丛》,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7.郭宝发:《对当前我国博物馆工作的几点再认识》,载李淑萍主编:《博物馆学研究论文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8.项隆员:《试论陈列语言的基本特征及实现方法》,载《中国博物馆》1996年第2期。

9.宋向光:《博物馆教育是贯穿博物馆一切工作的基本主题》,载《中国博物馆》199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