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 » 学术成果 » 学术论文
与博物馆对话
2008-12-15 10:13:42 阅读数:

 

刘宇生

 

一 

 

      我们注意到一个值得思考的文化现象:很少光顾国内博物馆的国人却在西方的博物馆频频出入,难道那里可以看到“月亮背后的光”吗? 

      我们不得不深切检讨、正视“中国博物馆的社会贡献率”这一并不轻松的课题,因为人的因素是衡量博物馆实现其终极目标最基本的标准。博物馆是靠国民纳税而生存发展的公益性服务行业,是属于公众消费的文化空间。文博人是受政府、纳税人委托的全民文化财富的托管人,其工作是尽量扩充和最有效的利用好这一资源,实现功能再扩展、资源再整合,现阶段重在保证质量,将眼下该做的事作好。最终建立由社会主导、对社会负责的体制,让公众真正觉得自己是上帝。博物馆的功能和社会价值只有真正体现出来、真正溶入与公众的交流感受之中,才能获得社会和公众的理解、认可和尊重,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必须承认与现代先进博物馆理念的差距,博物馆要成为 “世界的情人”,首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平等性,建构全方位、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其次要抓住文化优势特点、确立文化区域坐标、提升文化形象地位,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为着力点,更为关注包括草根阶层在内的人们的心理精神需求,与公众保持情感开放的纳米距离,更多的参与社会脉动,使参观成为大众生活的内容和方式,成为一种时尚和追求。 

 

二 

 

      文化经济学视点看:人均GDP低于800美元时,人们只是平淡的延续传统,无文化发展动力;处于800-3000美元时,传统遭遇变革和严重的破坏;到5000美元时,开始重塑文化精神,寻根回归传统;达到8000美元时,人们更为主动、努力的保护、寻觅一切文化文明资源。我国现阶段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公众对知识及自身掌握或熟悉以外的领域的兴趣、对审美的追求、对选择自我生活方式的需求日益强烈,需要尽可能公平的分享公共知识和文化资源,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学习教育权、社交沟通权、享受权。作为当代最有前途和发展潜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一的博物馆正承受着有史以来最强劲的冲击和巨大的压力,如何满足公众文化心理需求、提供心灵庇护决定了博物馆的品质和地位。民主化进程与管理革命要求博物馆以开放的心态、理念适应形势,作社会变革的参与者、见证者,增强时代意识、社会意识、群众意识,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社会和公众为首要目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找准自己在信息时代、学习型社会中的角色定位,通过改善管理和运营,增加陈列展览等文化产品的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互动性和可参与性,提供更多更好的特色化、个性化、社区化和人性化服务,提升感召力、亲和力、满意度,以体验经济成功地竞争受众市场、资金等资源,积极主动地融于所在地区的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中去,充分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责任。 

 

三 

 

      博物馆不创造文化,但可以传承、催生、创新文化。1989年荷兰海牙国际博协15届大会的主题之一就是:“博物馆不仅是遗产的投影仪,还应成为新文化的发生器。它有寻找自然、社会、思维发展规律未知数的任务,所以成为知识创新的场所。”。博物馆文化创新的主体是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创新,创新不是放弃应有的回归,不是舍本逐末。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人依然是需要精神食粮的。学习是一种在个人、社会、环境的脉络下吸收资讯的过程,所以走出象牙塔的博物馆应改变以往的强迫性、潜在性、灌输性价值观教育,更加契合大众的认知感受、欣赏趣味和审美心理,在感官上愉悦、感情上共鸣,在审美享受中进行哲学的思考。其根本使命是立人,中西方对此是持相同态度的: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先驱张謇号召人人做“博物君子”,也就是说博物馆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应重视道德教育,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博物馆在美国就被誉为“社会道德储存库”,所以2001.9.11之后密西西比州州长说“对学生而言,比恐怖袭击更大的危险是他们不到博物馆来了解国家文化遗产”。诚如现代大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教育的背景》中所言“真正的教育要完成被教育者的人格,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从人格发出来的行为,自然使人受到强大的感化。”,以价值和意义为核心的取向归根结底在于精神成人。 

 

四 

      博物馆是当代了解过去的通道,对话也就必须在现实层面展开。设计者,必须是“人气指数”设计者,顺着公众的心理,了解其最基本的问题,那些是参观中首先解决的?那些知识是最受欢迎和关系最大的?。。。。。。对此设计者要作出准确有效的反应,运用丰富有效的陈列手法,讲求观察事物、进入内心的方式,尽可能的帮助受众利用自身的文化知识积累、潜质、经历,建立卓有成效的参观,从中受益。然而我们无权选择和要求参观者,通常参观效果会因公众在社会、道德、精神评估法则的不同文化背景、价值取向、性情爱好而异。受众面对不熟知领域的大量信息应接不暇,在一系列心理活动如构思、想象、记忆之后是被动前行,精神体力不支,得不到喘息,往往一头雾水、一脸茫然,无所适从,极易产生厌倦参观的情绪。这种被动消耗经当代生理学研究测试表明比主动耗能模式要耗费多得多的能量,这种消极的倾听关系不会对历史文化的真正阐释有根本性的帮助。所以美国博物馆学者Ellis Bttrcaw告诫说“受众的脚会疼、会累,容易分心,应该能够使他停下来并有所长进。”,所以处于学术界和普通观众界面的博物馆必须以最直接易懂的形式表现最有水准的学问,让公众快乐的接受信息,用心灵去洞察、演绎陈列主题,作出对设计者所诠释的基本合理的理解,并对以后的参观有所启示,打下知识基础和烙印,这应成为陈列努力的方向。当代电视学者易中天“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的模式可作借鉴。

 

五 

 

      博物馆是用实物说话的,实物是建立在一个参照系里的,因此“环境背景”和“联系”是理解对话的核心。在这种联系的观点中,多种方法之间相互结合补充,使事物得以更加全面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现象本身,而且包括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以及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是从更有效的观点出发,汇集和组织信息的一种科学的方法。其实人类所创造的历史就是在不断阐释中生成的,陈列语言就是一种主观努力的背景复原,面对的是历史文明的碎片,是文物、文字所反映的一个遥不可及的时代的一个片断,比如宗教、政治、社会、经济、制度、组织、生活状况、风俗习惯等等。解构的文物已经离开了能说明其意义的社会生活自然环境,因此我们永远不能复原历史,对历史的真正次序无从负责,但必须对今天的知识次序负责,这就要诠释历史,帮助形成历史概念,而有条理的、清晰的、突出重点的历史概念才能被记住。因此对话对设计者无疑是知识与心灵的拷问,毕竟是设计者主观意识形态的体现,是以个人话语和对话姿态进入历史事象的清理和阐释的。设计者力图客观公正的接近历史,阐释一切表象背后那惟一的真实,从大量信息的筛选中剔除非事实。一般他会证实、因袭而很少推翻历史观点,只是在对历史作辅导实例。当然,在对一个问题还无法作出权威、合理的终极解释时,他会通过多元解释罗列观点或设问,让公众自身去感悟。这是一种公众介入其中而又印象深刻的展示方式,但过多的模糊概念将使公众对博物馆的科学水准表示怀疑,他更需要的是科学结论而非自身推断。

 

六 

 

      语境是主观的人和客观的物两种因素构成的适用语言的环境,陈列语言就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互动视觉形象系统,通过视觉经历引导人“有意注意”。然后给出问题,造成观众精神“紧张”,去做主观理解努力,一旦达到理解所指目的,就会产生精神松弛,造成精神愉快和乐趣。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一个积极的知识探求者和信息加工者,认知过程就是信息加工,是日积月累分阶段形成的。一般看见就完成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将进入大脑的感觉信息与先前储存的许多符号进行比较与匹配,进行模式识别,最终通过感悟方式获得历史文化知识。观众的想起来、说起来、走进来、停下来是一个反复刺激记忆积淀的循环过程,只有使用公众能够理解的语言代码,语言解释才会等值。但是通常情况下,设计者知识+体验的历史诠释自我言说模式,由导游而游客多次翻版,游客最终形成的往往是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断发生歧义的混合概念。设计者所领悟的、表现出的、公众最终所理解的三者间极少完全一致,游客成了一只被填喂的鸭,囫囵吞枣吞下去,消化不良的又将结果传播给他的社会关系,形成新一拨的误读群体。如此不得不承认我们所看到的历史的不完全真实性,体验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因此在休闲时代,读图主义、极少主义对话模式主张语言文字越少越好,尽可能做到沉默对待,让公众自己去感知,似乎对某场景的历史秘密泄漏越少,给人留下的感受愈纯粹、想象空间愈丰富。因为真正的理解是基于自身的理解,受众看到的其实是他想看到的。 

 

七 

 

      对话似乎很难又很容易,可以这样那样,本文中的陈列观念和人气指数设计模式也许可看作一种探索与创新。我相信一定研究、解释方法的完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体现着这种思想的成熟程度,这种思想的创新往往具有前驱的意义。我们凸现了宗教、道德、人文关怀的理念,用当代发展、变化、批判、发散的观点介入、改造传统文化,力图还原生活的中性面貌,将文化阐述为人和物的生存方式、过日子哲学;力图反思文化在思想价值上的独立性、原创性及与其他文化的差异性;力图强调审美、艺术、价值、意义、意境,由大量的知识领悟上升到思想层面,将展示变成对思想观念的观照。需要提醒的是:展示只是引导观众对某一主题引起兴趣、走近某一领域,而不是某一学科全面知识的介绍或教科书的灌输,更非学习终点。如果那样,对参观者而言就过于沉重了,休闲还是负担? 

 

      其实人是有热爱生命、生活、生存的本能的,有谋取文化知识、精神、物质、享乐的要求,有对后世留下财富的责任与愿望,有对健康人格和精神家园的渴望。不管上帝是否发笑,人都有思考的自由。真的想静心观望心灵,思想劳作的意义,摆脱无根基的浮萍般虚空状态,之所以旅游参观怀旧,在历史中寻找寄托,实际上是想看看自己和社会留下的轨迹,想看清忙碌的结果,为将来的忙碌明确正确的方向,从深切的历史感中去更好的理解未来和今天,并获取创造的更大动力。而博物馆文化传播的目的在于接受,是一个认识----情感----意志的认知心理过程,是一个让人带着问号来又产生新思考的过程。同时鼓励观众以批判的观点来认识、判断周围的世界,使人们在享受文明所带来的恩惠的同时,反思人类究竟对自己的文化和赖以生存的地球到底做了什么。它建立的是人类生存的连贯性,在用传统来激励、提醒、强调人类往往忽略、遗忘的过去的业绩与教训,仍在影响当今生活进程,让我们的想象力延伸到过去,升起对民族、地域、国家、人类的缅怀之情,在感知和顿悟后,我们再去作前人早已做过的事,延续历史。这样,我走进博物馆,只想静静的放松,但却丝毫未停止思考。休闲已不是过程,而是目的,思想旅游的终极结果是将人导入美好、道德的生存生活状态。我深知这是一个还须假以时日的美好心愿,那么我希望公众至少可以响应李泽厚先生《美的历程》开篇中“如果你对博物馆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如何?”所发出的呼唤,相信我们终将感触到一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凝练积淀下来的精神火花终将传承、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