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 » 学术成果 » 学术论文
汉景帝阳陵考古新发现(1996年一1998年)
2008-09-02 10:38:13 阅读数: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阳陵考古队

      一、阳陵的历史地理概况

      汉景帝刘启, 是汉高祖刘邦之孙, 汉文帝刘恒之子。他继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之后, 是西汉王朝的第四代皇帝。刘启生于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 汉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即位, 在位17年, 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崩于长安城未央宫, 葬于阳陵。

      汉景帝在位的17年间, 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继承汉高祖、汉文帝所推崇的“ 黄老之术” , 对内实行“ 无为而治” 、“ 与民生息” , 平定“ 七国之乱” 对外“ 和亲匈奴”维护了国家的安定, 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使西汉王朝在汉文帝年间初步发展的基础上, 达到了政治清明, 国家安定, 经济繁荣, 百姓富足, 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阳陵是汉景帝和王皇后同莹异穴的合葬陵园。汉景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更以弋阳为阳陵” , 始作寿陵。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 甲子……帝崩于未央宫。二月癸酉, 葬阳陵。“ 孝景王皇后, 武帝母也。……后景帝十五岁,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崩, 合葬阳陵” 。从汉景帝始修陵到王皇后入葬, 阳陵的修建时间长达28年。

      阳陵位于今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村北原上, 地跨咸阳、径阳、高陵三县市。是咸阳原西汉九陵中最东端的一座。阳陵东临“ 径渭之会” , 北濒径河, 南越渭河与汉长安城相望, 西与汉高祖长陵接壤。这里地势平缓, 土厚水深, 物产丰富, 交通便利,堪称“ 风水宝地” 。

      二、阳陵的发掘研究历程

      对阳陵进行现代考古学意义上的科学勘查是从本世纪七十年代开始。1972年,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专家发现、试掘和确定了阳陵刑徒墓地;1978年咸阳市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对阳陵陵园进行了考古调查, 勘测了帝陵、后陵、门阙、部分陪葬墓, 发现了德阳庙、阳陵邑等遗址;80年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对阳陵进行较全面的调查, 取得了较大收获。

      1990年5月至1994年10月, 为配合西安一咸阳国际机场专用公路建设,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汉陵考古队开始对阳陵进行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经过近五年的努力, 先后钻探发现从葬坑两组、建筑遗址五座, 并对其中的南区从葬坑进行了发掘。南区从葬坑布局独特、内涵丰富、保存较好, 出土陶俑等各类文物数量巨大, 被评为1992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1995年以来, 新组建的阳陵考古队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对帝陵的结构布局及陪葬墓园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测绘、钻探和发掘, 进一步了解了陵园的整体布局和规模, 大致掌握了帝陵的型制, 发现了一批中小型陪葬墓, 发掘出土各类文物9300余件,取得了较重要的成果。

 

      三、阳陵考古发掘新收获

      1996一1998年, 先后对帝陵、后陵进行了测绘、钻探, 发掘和试掘了南阙门、陪葬坑;1997—1998年,以配合基本建设为契机,对位于阳陵东侧的陪葬墓区进行了大规模的钻探和发掘。通过上述工作 得知:阳陵陵园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近六公里,南北宽一至三公里,面积十多平方公里。由帝陵,后陵,南北区丛葬坑,邢徒墓地,陵庙等礼制建筑,陪葬墓及阳陵邑等部分组成。帝陵座西面东, 居于陵园的中部偏西;后陵、南区从葬坑、北区从葬坑、一号建筑基址等距分布于帝陵四角;殡妃陪葬墓和德阳庙位于帝陵南北两侧, 左右对称;刑徒墓地及三处建筑遗址在帝陵西侧, 南北一字排列;陪葬墓园棋盘状分布于帝陵东侧的司马道两侧;阳陵邑则设置在陵园的东端。整个陵园以帝陵为中心, 四角拱卫, 南北对称, 东西相连, 布局规整, 结构严谨, 显示了唯我独尊的皇帝意识和严格等级观念。

      阳陵帝陵陵园平面为正方形, 边长417.5一418米(阙门中一阙门中)。四边有夯土围墙, 墙宽4.00一4.20米;四墙中部均有三出阙门, 四角隅无角楼之类建筑基址。陵园中部为封土堆, 呈覆斗形, 上小底大, 底部东边长167.5米, 南边168.5米,西边167.5米, 北边168.5米。封土顶部边长分别为, 东63.5、南56、西63.5、北56米。封土高(汉代地面距封土顶部)32.28米。封土底部四边距围墙距离大致相等, 约120米。

      帝陵为“ 亚” 字形, 座西面东。墓室在封土下的中间部位, 因封土堆积过厚, 细部结构无法得知。帝陵东南西北各有一条墓道, 墓道部分被封土所压, 只有部分超出封土。超出封土的墓道平面均为梯形, 内大外小。东墓道位于封土东侧的中部, 东西长69米、东端宽8米、西端宽32米, 底部为13度的斜坡。南墓道位于封土的南侧中间,南北长11米、南端宽3.5米、北端宽12米。西墓道位于封土的西侧中间, 长21米,西端宽5米、东端宽18米。北墓道位于封土的北侧中间、长23.1米、北端宽1.8米、南端17.2米。墓道内均为五花夯土, 土质较坚硬, 土色红褐或黄褐, 夯层及夯窝均不明显。墓道之上均有3.5一12.3米的汉代及其后代堆积。

      帝陵的四长墓道探明之后, 为了解有无多条墓道, 沿封土底边的外围一周继续寻找, 结果又在帝陵陵园四门以内, 封土以外钻探发现从葬坑81座。其中东侧21座, 南侧19座, 西侧20座, 北侧21座。东侧和西侧从葬坑均为东西向分布, 南侧和北侧为南北向分布。四侧从葬坑与封土的距离除个别外, 绝大多数为10米左右, 其靠近封土的一端东西或南北形成一条直线, 与封土底边平形。各坑间距最小是2米, 最宽的为7米, 一般均在4米左右。坑的宽度3一4米,绝大多数均在3.5米左右。最长的坑超过100米, 最短的坑只有4米。坑深3米左右, 坑底部距现地表7米, 堆积层较厚的达12.3米。

      帝陵东侧共有21座从葬坑, 位于帝陵封土的正东。其中墓道南侧11座;墓道北侧10座, 均为东西向;长度5一92米, 多数长24一60米, 总长度为514.5米, 坑内总面积为1643平方米。从葬坑的西部边缘南北处于一条直线上, 与封土底边平形。最长的13号坑东端距东墙仅26.1米。钻探资料表明, 此组坑内有骑兵、步兵、动物等各式陶俑, 陶、铜、漆器等生活用具及兵器、车马器等。帝陵北侧共发现21座从葬坑,位于帝陵封土的正北。其中墓道东侧11座,墓道西侧10座, 均为南北向。长10一95米, 45一76米长的中型坑居多。总长度688.2米, 总面积2266.4平方米。从葬坑的南端东西呈直线, 与封土的北边大致平行。最长的2号坑长95米, 其北端距北墙22.6米。北侧坑内涵已知有各式兵器、车辆、步兵俑、生活用具等。帝陵西侧共有20座从葬坑, 位于帝陵封土的正西。其中墓道南侧9座, 墓道北侧11座, 均为东西向。长度为5一100余米, 一般的中型坑在35一97刃米之间, 从葬坑总长度657.5米,总面积2226.8平方米。20座从葬坑的东端除10号坑伸进帝陵封土以外, 其余均与封土底边齐平。最长的13号坑长100米, 其西端距西墙26.5米。西侧的从葬坑内已知有骑兵、步兵、动物陶俑、陶、铜、漆器等生活用具及兵器、车马器等。帝陵南侧共有从葬坑19座, 均位于帝陵封土的正南。其中墓道东侧10座, 墓道西侧9座。从葬坑均为东西向, 最长的坑为27米, 最短的坑为8米, 从葬坑的总长度是232米, 总面积755.2平方米。南侧的从葬坑均较短, 其南端距南墙91米。此组坑内的遗物尚不清楚。

      为了解已钻探发现的帝陵陵园90座从葬坑的型制及内涵, 1998年7月至10月对帝陵东侧的第13号从葬坑东端的22米进行了试掘、第13号坑为竖穴式长条形土扩,东西长94米, 南北宽3米, 深2.8米, 坑底部距地表7.2米。坑体为地下隧道式木结构框架。其构筑方法为首先在原地面下挖少许找平, 然后逐层填土夯实加高约2米,再从夯土下挖2米多, 直到生土。稍加平整后, 在坑底部两侧铺上长条方木地袱上横铺木地板, 地板之上的两侧有立柱, 柱间镶有侧仿木, 侧妨木上横铺棚木, 棚木上部覆盖芦席, 其棚木上部高度与坑口齐平, 形成了了一个隧道式的空间。随后放置陪葬品;最后用木板封门。从葬坑的上部填有厚约3.5米五花夯土, 夯层不太清晰, 厚度为0.20一0.50刃米, 较为坚硬。土色黄褐夹杂相当数量的红褐色土块。夯土之上为近代堆积层和耕土层。

      13号坑上部棚木清理之后, 露出了动物陶俑群, 22米长的试掘方内按照动物附陶塑的种类可分为四个区间。第一区间位于坑的东部, 长约7米, 均为彩绘陶山羊。共19排, 每排14件左右, 共计231件。分黑色和橙红色两大类。山羊身长0.40米, 高0.25米。其躯体肥壮, 尾巴上扬, 领下有长长的胡须, 神情温顺自然, 造型生动逼真, 雕塑工艺精湛, 第二区间位于第一区间的西侧, 长度亦约7米, 放置彩绘陶狗28排, 每排18件, 共计456件。陶狗身长0.30米,高0.18米,有雌有雄。从物种上可分为狼狗和家狗两大类。从颜色可分为五种,即黄、白、黑、灰、橙红色,部分彩绘陶狗嘴唇和鼻子还涂有红色。狼狗竖耳怒目, 长尾下垂。家犬短嘴小耳, 尾巴上扬。陶狗均躯干粗短, 丰满圆润。整体造型比例合度, 模、塑、绘工艺精致, 达到了形神兼备的程度。第三、第四区间在第二区间的西部, 长度相当, 均近8米。北半部为第三区间, 出土六排33件彩绘陶绵羊, 绵羊的颜色可分为黑色和橙红色两种, 身长0.41米,高0.44米。双耳略垂, 腿细长, 臀肥大,细尾巴。造型栩栩如生, 雕塑生动逼真。位于第三区间南侧的第四区间出土两排53头小乳猪。小乳猪长0.16米, 高0.06米。分黑色和白色两种, 乳猪竖耳、长嘴、小尾巴, 生动逼真, 憨态可掬。在此层动物之下尚有木板相隔, 木板之下还有一层彩绘陶动物俑。因第一层动物俑未能提取, 故不能进行下层清理, 详情有特进一步的发掘清理。

      阳陵帝陵南阙门遗址位于陵园南部正中, 距帝陵封土120米, 1997年3月至6月进行了发掘。共布10ⅹ10米的探方56个, 实际清理面积3100平方米, 发现大型建筑遗址一组两座, 出土板瓦、筒瓦、瓦图九帝陵东侧号从葬坑陶乳猪当、脊兽、围棋盘、博具盘、铁夯头等遗物583件。

      南阙门遗址地面以上的地层堆积, 大致可分耕土层、扰土层、堆积层和汉文化堆积层。南阙门遗址由一组两座三出阙相连接构成, 三出阙的平面由大小依次递减的三个长方形组成。东西面阔131.5米, 南北进深分别为25.5、17.4和11.0米。阙门的中间为中央门道, 长25.5、宽5.5米。门道的两侧为东、西、内、外四塾, 平面为长方形,南北19.8, 东西10.7米。塾内地面铺有方砖。四塾的基础为夯筑, 土质坚硬, 土色黄褐。夯层厚8一12厘米, 夯窝直径7一8厘米。塾外侧是主圈台, 东西长27.5米, 南北宽8.2米, 残高6.12米。上部中间有东西向柱洞一列五个。主阙台外侧是副阙台,东西19长、南北宽4.0米, 残高0.4一4.3米.主、副阙台亦为夯土筑就, 土质坚硬, 土色红褐。夯层及夯窝同前。夯土外壁抹有厚约1一2厘米的草拌泥, 其外先施白灰面, 然后涂朱。塾、主阙台、副阙台周围环以回廊。回廊地面铺设方砖。南、北塾廊均长19.1、宽1.5米。主阙廊南、北长约为31.1、宽3.3米。南、北副阙廊长度均为1866、宽2.1米。回廊之外砌有河卵石散水, 内高外低, 呈鱼脊形。散水全长141.6、宽0.9米。整个建筑布局规整, 左右对称。结构合理, 规模宏大,保存较好, 是罕见的汉代建筑珍品。

      南阙门遗址的塾和主、副阙台, 其基础夯土颜色明显不同, 塾为黄褐色, 主、副阙台呈红褐色, 显然不是一次修建。在两部分夯土基础连接处, 靠近主、副阙台的一侧施有草拌泥、白灰面和朱色, 可见主、副阙台的年代略早, 塾是稍后补建的。主、副阙台的年代应与阳陵的修建同期, 亦即汉景帝年间。根据《汉书》的记载, 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 “ 正月戊子, 阳陵园火” 。我们推测塾的补建时间, 应在此次火灾之后不久。也就是说塾的补建年代为武帝年间。这一推测, 与遗址柱洞中出土的五株钱和早、晚两期的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不期而合。

      阳陵后陵陵园平面亦为正方形, 边长347.5一350米(门中—门中)。四边亦有夯土围墙, 四墙中部均有门, 四角隅无角楼之类建筑基址。封土堆位于陵园中部, 呈覆斗形, 上小底大。后陵封土底边长度分别为:东157米、南167.5米、西156米、北151米;顶部各边长度, 东61.5米、南48米、西64米、北52.5米。封土高26.49米。封土底边距各门距离均为110米。后陵型制亦为“ 亚”字形, 座西面东。东南西北各有一条墓道, 东侧墓道最长、最宽。封土外围亦有从葬坑。目前钻探仍在继续。

      从1997年夏天到1998年的10月, 为配合高陵县径河工业园区的建设, 对位于阳陵陵园东部陪葬区进行了考古钻探和发掘清理, 发现了规模巨大、数量众多、围沟完整、排列有序的陪葬墓园群。该墓园区西起帝陵东侧约1100米处, 东到马家湾乡米家崖村源边。全长2350米, 南北宽1500米, 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其东、西各有南北向壕沟一条, 作为陪葬墓葬区的东西界限。西侧壕沟已探明长440米, 宽近8米, 深6.2米。东侧壕沟长570余米, 宽近40米, 深10米。中部有横贯陪葬墓区的东西向道路一条(司马道), 西起帝陵陵园东阙门, 向东直通阳陵邑。司马道南北宽110米, 东西长3500米, 路土厚0.1一0.24米, 路土距地面0.70米, 路土中夹杂有无棱角的汉代瓦片。司马道的南北两侧排列有数量众多的陪葬墓园。墓园平面多为正方形, 少数为长方形。墓园内有数量不等的墓葬和陪葬坑。墓园之间有壕沟分隔。目前已钻探发现东西向壕沟21525米,南北向的壕沟7638米, 总长度29163米, 及其由上述壕沟分隔而成的陪葬墓园16排130余座, 总面积达942973平方米。其中司马道南侧16排92座, 北侧6排15座。这些墓园东西成排, 南北成列, 呈棋盘状分布。墓园已探明了各类大中小型墓葬五千余座, 并对其中位于司马道南侧的光明饮品公司、达尔曼公司、金珠公司、西安近代农药厂、开发区管委会等五个厂区内的古墓葬进行了清理。实际发掘古墓葬337座, 其中汉墓280座, 唐墓23座宋、元、明、清墓34座, 共出土各类文物5516件。在所发掘的280座汉墓中, 包括竖穴土扩墓9座, 竖穴土洞墓158座(其中3座带耳室, 1座既有耳室又有甬道),斜坡墓道土洞墓77座(16座有甬道, 14座有天井过洞, 5座有甬道有耳室), 斜坡墓道竖穴土扩墓(甲字型)3座(其中1座有耳室),竖穴墓道砖室墓11座(其中4座有耳室), 斜坡墓道砖室墓22座(其中带甬道者6座, 带耳室者4座)。汉墓中共出土各类文物5929件, 其中有锤、仿、罐、仓、灶、鼎、钵等陶器1283件, 以锤、访、镜、带钩、车马器、弩机、印章、小铜饰等为主的铜器772件, 半两、五株、大泉五十、小泉直一等各类铜钱2923枚(组), 铁剑、铁斧、铁钉、环首刀等铁器212件, 王圭、玉含、王蝉、玉塞等小件玉器54件,骨、蚌、古、漆器等102件。

      根据这些墓园的布局幕葬型制、出土遗物分析, 上述墓园可化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墓园已探明30座, 总面积为263831平方米。其中司马道南侧二排, 北侧二排。平面多为东西向长方形, 有的近方形。大多无规整的门道, 靠近司马道的一侧多无壕沟。有的墓园内有建筑遗址, 个别的还有烧造建筑材料的陶窑。墓园面积最大的是97YPⅢY3,51875 平方米, 最小者97YPⅡY28,420平方米。发现东西向主壕沟八条,长10320米;壕沟最宽为30米, 一般宽度都在8一16米左右;深度一般为12.5米, 最深达16米。壕沟断面为弧底槽形。底部有大量淤积土。壕沟内的堆积层中夹杂有汉代的粗绳纹瓦片等。每座墓园内有1座至5座墓葬不等;主墓均为甲字形, 墓旁一般都有从葬坑。司马道南侧墓园的主墓墓道多向北;司马道北侧的墓园主幕墓道多面南。在此区墓园中发掘清理汉墓60座, 其中包括竖穴土扩墓2座, 竖穴土洞墓35座(其中1座带耳室,1座既有耳室又有甬道), 斜坡墓道土洞墓20座(6座有甬道, 6座有天井过洞, 1座有甬道有耳室), 斜坡墓道竖穴土扩墓(甲字形)2座其中1座有耳室), 竖穴墓道砖室墓仅1座。出土陶、铜、铁、玉、骨器等各类文物1652件。其中在位于司马道南第一排的97YPⅠY9M130出土的“ 周应”铜印一枚, 经查阅《汉书》等有关史籍, 证实此“ 周应”为西汉初年蒯城侯周谍之子, 景帝封其为郸侯, 死后谧日康侯。此外, 在司马道南第一排97YPⅠY7M144出土了锤、仿、盆等铜器数件, 其中铜锤上刻有“ 般邑家铜锤容十斗重册五斤第二家工造”铭文行十七字。“ 般邑家”略同“ 阳信家” , 应为某一公主之封号。般邑公主, 文献失载。郸侯周应和般邑公主墓的确定, 结合史书有关丞相李蔡、苏建陪葬阳陵的记载,可以认为此期墓园的墓主都是诸侯、公主以上的皇亲国戚、朝廷显贵、郡国贵族。也就是说, 此区墓园是阳陵的陪葬墓园。此期墓园特点是距离司马道近, 墓园规模大、壕沟宽而深, 墓型较大, 排列有序, 墓主级别较高。

      中期墓园位于早期墓园的南北两则, 与早期墓园之间有约10米间隔。中期墓园55座, 总面积231312平方米。其中司马道南侧5排, 北侧2排。布局较规整, 排列较整齐。墓园平面多方形, 边长在50一70米之间。墓园门道多向北方, 宽5一25米。个别墓园内有建筑遗址, 或有陶窑。墓园东西向壕沟东西笔直, 明显是一次性测绘定位修建完成的,南北向的壕沟多数在一条直线上, 但也有东西错位的现象。墓园壕沟较窄, 宽度2.8一7.6米, 多数宽2一4米, 深度在3.2-6米之间。壕沟断面多数为平底槽形, 少量为弧底槽形。沟内土质疏松, 家家有汉代的铺地砖和绳纹瓦片, 底部有淤积土。墓园内墓葬以小型和中型居多, 多寡不一, 最多的墓园内有百余座墓葬, 最少的墓园亦有十几座墓葬。有的墓园墓葬排列似有规律, 有的墓园墓葬方向不一, 排列无序。墓区类型多, 有早晚打破关系。未见陪葬坑。在此区墓园中发掘清理汉墓120多座, 其中包括竖穴土扩墓7座,竖穴土洞墓70多座, 斜坡墓道土洞墓30多座, 斜坡墓道竖穴土扩墓(甲字形)1座, 砖室墓不到10座。出土陶、铜、铁、玉、骨器等各类文物1850多件。中期的墓园特点是距司马道较远, 布局较规整, 壕沟较窄, 墓葬数量较多, 型制多样, 墓形变小, 墓主级别较低。

      晚期墓园位于中期墓园的南北两侧。与中期墓园之间有10米的间距相隔。晚期墓园共发现22座, 面积317830平方米, 其中司马道南侧3排, 北侧2排。墓园平面方形、长方形、面积不等, 还有大墓园内套小墓园的现象。多数边长在50一70米之间。门道方向不一, 宽3米左右。晚期壕沟共有九条, 总长度8491。壕沟较前变窄、变浅。一般宽度在1.8一4米之间, 深度在2.8一3.2米之间。壕沟断面平底槽形和弧底槽形。沟内堆积土疏松, 底部有淤积土。墓园内墓葬较多, 方向不一, 排列规律不明显, 有早晚打破关系。墓葬形制种类较多, 砖室墓较前有所增加。在此区墓园中发掘清理汉墓近百座, 其中包括竖穴土洞墓50余座, 斜坡墓道土洞墓近30座, 砖室墓22座。出土陶、铜、铁、玉、骨器等各类文物近1800件。与早、中期相比, 晚期墓园距司马道最远, 布局较规整, 壕沟窄浅,墓葬数量较多, 排列欠规整, 墓主级别较低。

      从文献记载、墓园位置、墓葬型制和出土器物分析, 汉阳陵陪葬墓园时代上限应为景帝年间亦即西汉早期, 其下限到东汉中期。早期墓园的时代大致相当于汉景帝始建阳陵到汉武帝年间, 中期墓园内的年代应在西汉中、晚期;晚期墓园的年代应从西汉晚期到东汉中期;早期的墓园应为阳陵陪葬墓园无疑。西汉中、晚期, 许多皇亲国戚、朝廷重臣都陪葬茂陵、杜陵、平陵等当时在位的皇帝陵园附近, 阳陵虽然可能还有陪葬陵, 但部分墓园应是不以陪葬阳陵为目的的家族墓地。到西汉晚期以后, 陪葬阳陵已无必要, 独立的家族墓地可能是墓园的主体。

 

      四、几点收获

      阳陵帝陵、后陵的钻探, 发现帝陵后陵均为“ 亚”字形, 座西面东。帝陵东南西北各有一条墓道, 东墓道最长, 最宽, 是主墓道。“ 亚”字形大墓的探明, 在西汉十一陵考古中是第一次。这次的发现基本解决了学术界关于汉陵面南还是面东这一长期争论不休的难题, 否定了汉代帝陵依照昭穆制度进行布局的论点, 为研究汉代帝陵制度乃至中国古代帝陵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阳陵陵园以内, 封土四周钻探发现的81座从葬坑, 排列密集, 整齐划一。其内涵在钻探试掘过程中已有部分了解, 有仪仗骑兵、武士和各类战车;还有兵器、车马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食品库等;种类齐全、数量极多。在此之前, 长陵、灞陵、阳陵、茂陵、杜陵等都发现过数量不等的从葬坑, 但均位于帝、后陵园以外。这次的发现为汉陵的田野调查、钻探和发掘提出了新的课题, 为帝陵制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由于这些从葬坑的分布和坑内陪葬物品的放置, 无疑是按照当时宫廷的有关制度和需求埋葬的。因而对这批从葬坑的发掘和研究, 对研究汉代宫廷制度、帝王生活、陪葬习俗都具有重大价值。

      根据现有的资料和研究, 阳陵南阙门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级别最高的阙。其发掘对门阙的起源、发展、门阙制度的形成、影响, 以及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等有着重要作用。此外, 南阙门遗址还出土有目前发现最早的围棋盘(砖质)、陶质脊兽和最大的板瓦(残长108、宽43.5厘米)。

      这次发现的阳陵陪葬墓园数量较多, 围沟完整, 布局规整, 排列有序, 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的。这一现象暗示出西汉十一座帝陵陪葬墓区的布局和型制有可能均与阳陵相同或相近。陵园以壕沟为界限和屏障是秦人的习俗, 陕西凤翔秦公陵区, 芷阳陵区均以人工或自然壕沟来划分陵园范围。阳陵陪葬墓园使用围沟陵园座西面东, 都应该是秦人埋葬制度影响的结果。历史文献中多有西汉皇帝赐大臣“ 冢莹” 、“ 冢地” , 以及“ 诸侯园”等记载, 但因语焉不详, 学者们一直不明究里, 阳陵陪葬墓园的发现则对其作了简明的诠释, 为汉陵陪葬制度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和线索。

 

执笔  焦南峰  王保平  马永赢  李  岗

原载:《文博》199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