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展览 » 网上展览
“裸俑”真相——汉阳陵出土着衣式陶俑之谜
2020-02-16 20:08:14 阅读数:

      很多中国观众在参观大英、卢浮宫、纽约大都会等这些世界知名博物馆时,站在古希腊、罗马那些宛如真人般的人体雕像前,心中不免都会产生一个追问,为什么我们中国古代没有这样的人体雕塑艺术?这是一个有趣且普遍的问题。事实上,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甚至更早的时期,便出现了裸体的人物塑像。到了公元前2世纪中叶前后,一种被我们俗称的“裸俑”被大量制作出来,只是其原初的目的并不是用于艺术欣赏,而是被随葬在帝王及高等级贵族的墓中,属于“明器”的一种。

卢浮宫古希腊及古罗马艺术馆:三女神像

汉景帝阳陵外藏坑遗址出土陶俑现场

      自1990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西汉初期的景帝阳陵的帝陵陵园及陪葬墓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累计出土各类彩绘陶俑(人物俑和动物俑)数千件,其中数量较多的是一种不着衣物的“裸体”陶俑。从制作工艺的精细程度和埋葬数量上看,它们都体现出在丧葬礼仪中的重要性。这些陶俑大部分高度为5060公分左右,相当于真人尺度的三分之一。在目前被实物所证实的墓俑中,唯有秦始皇帝陵陵园出土的秦俑被做成与真人等大,它们是中国墓葬雕塑艺术史上的特例。


汉景帝阳陵出土“裸俑”   


秦始皇帝陵出土“军吏俑”

着衣“裸俑”

      “事死如生”是中国古人最重要的丧葬观念,西汉时期体现的尤为突出。在如此庄重的身后事的布置中,这些陶俑缘何“有失体统”的不着衣物就跟随墓主人下葬呢?经过考古学家们仔细研究发现,汉阳陵的“裸体”陶俑在埋葬时,原本都是穿有特制丝麻衣袍的木臂陶俑,古代文献中称之为“衣纨绨”。历经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身体上的木臂和服饰早已腐朽殆尽,于是成了现在缺失手臂的偶人式“裸俑”,但考古学家依据此前实际存在的方式,把这种俑定名为“着衣式木臂陶俑”。不同于古希腊和罗马以大理石为人体塑像的方式,阳陵“裸俑”是用泥土和窑火创造出的彩绘陶质人像,埋葬前还配有能够活动的双臂和可以穿脱的华丽服饰。

汉阳陵着衣式男俑(服饰复原)


汉阳陵着衣式女俑(服饰复原)

      今天它们的木臂已不存在,但是每个陶俑肩部的扁平圆形切面上,都留有中空的圆洞通到胸部,其功能便是安装可活动的木质手臂。缺失了木臂的陶俑如同“断臂的维纳斯”,具有了引人联想的“残缺之美”。由于出土时“裸俑”所穿衣物的缺失,我们无法根据它们最初的服饰外形做出真正的形象判断,考古学家只有依据它们的出土位置,残存的皮甲、织物状况,以及身边印章等提出一些推测,认为可能是代表了武士、骑兵、宦官、仪仗、男女侍从等这些与皇帝生活相关的各级人员。陶俑们面貌各异、造型写实,其中不少还呈现出颔首微笑的安详神情。陶俑被赋予了表情,无疑是一种增强真实感的主观性艺术手法,使陶俑如鲜活的“生人”般进入到墓主人所需要的角色里。

汉阳陵陶俑肩部带有装木臂的圆孔


卢浮宫古希腊馆:米洛斯的断臂维纳斯

 

汉阳陵出土彩绘骑兵俑


汉阳陵出土彩绘武士俑


汉阳陵出土彩绘行走武士俑


汉阳陵出土彩绘侍女俑 

逼真再现

      值得注意的是,汉阳陵“裸俑”的形象不仅没有回避对人体的写实性塑造,而且在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罕见地表达出对人体结构的细节关注,并加以忠实再现。“裸俑”的胸部肌肉隆起,双臀浑圆厚实,肚脐和性器官等隐秘部位都毫不掩饰地加以呈现,以至于在体现“宦官”形象的特征部位上,都如实地制作出来。陶俑作为一种精致的随葬品,从发髻到脚底,从眼眉至膝盖,无不刻画入微。不仅身体表面被打磨抛光,还施以矿物质颜料调配好的橙红色陶衣,以仿效人物的皮肤色彩,最终烧制好之后成为完美的圆雕艺术品。制俑工匠们极力展现汉代人对身体的自我探究,即使躯干部分要被衣物遮蔽,但是每处符合人体结构的完整形态也会被一丝不苟的认真对待。汉代人讲究凝练、自然的雕塑艺术语言,不同于古希腊、罗马雕塑专注于表现人体的强烈动态与肌肉的起伏变化,西汉“裸俑”反而体现出安宁祥和、不事张扬的精神气质,有一种内敛、单纯和浑然天成的简约之美。

汉阳陵出土宦官俑


宦官俑身体局部特写


梵蒂冈博物馆:《拉奥孔》 

      既然“裸俑”们最终是要穿上衣服的,为何还要对它们的身体做如此繁复费力的表现?相对合理的解释是:只有耗费众多人力、物力、工序的随葬品才是最高等级皇权的专属,它们极少被用于其他高等级贵族墓葬中(为大量西汉考古发现所证实),其使用是有严格限定的,区别于同时期塑衣式陶俑的使用范围。对于制俑工匠而言,陶俑的衣饰和身体是同等重要的表现对象,要先做出人物的身体后才能给它们穿上相应的衣服,这是源于现实的朴素生活观念。制作过程中所要达到的逼真效果,更多的是服从于威权下丧葬制度中必要的质量管理。另一方面,由于工匠分工不同,俑的身体和服饰的加工,很可能是由几类不同的工匠群体分步骤合作完成,在当时的条件下一定会形成对工作环节的严格监督与考量,从而形成一整套不可懈怠的标准化制俑体系。参考秦始皇帝陵出土陶俑制作工艺的情形来看,可以推测,数量众多的西汉“裸俑”也是“汉承秦制”影响下的模件化产物。

用于制作“裸俑”身体的陶范残块

“微型”之形

      正如两千年前的中国古代艺术作品所呈现的那样,它们朴实的自然主义风格,一直在影响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特征及美学观念。汉阳陵的“裸俑”属于微型俑,一方面它们远小于其所模拟的人物原型,另一方面是与秦始皇帝陵出土秦俑体量的比较。如果我们仅仅是把汉俑看成是秦俑的缩小和简版,可能就显得概念而主观了。现代人往往难以理解,既然此前已经掌握了大型陶俑(秦俑)的制作工艺,为什么到了西汉,陶俑却被有意按比例缩小放置于墓葬中?有学者研究指出,复制原物尺度的雕塑是一种将艺术“现实化”的做法,而缩小造型的表现目的在于主动地创造“虚构”的时空关系。如此一来,象征性的微型群雕便成为空间精致化了的地上家园的微型“镜像”,其物质载体——陶俑,就被置换成地下“黄泉”世界的组成部分,从而完成“事死如生”的丧葬过程。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陶俑遗址

秦始皇帝陵一号坑陶俑军阵

      回溯阳陵陶俑的发现地点和制作时间,距离此前创造成千上万真人大小的秦兵马俑的壮举并不久远,其影响力必然还留存于汉初长安城人们的记忆中。一些学者从汉初的节俭风尚和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汉俑的“微型”尺寸方面,来解释汉代帝王随葬制度不沿袭秦代的原因。但是将这些理由和目前考古发掘实际得出的结论相对照来看,并不能令人十分信服。虽然汉初景帝时期,国家已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此后却也没有任何帝王使用过真人等大的陪葬俑,并且“微型”之形成为了墓葬雕塑艺术发展的总体趋势。

撰稿人:胡小玉

20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