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展览 » 网上展览
“巍乎盛景”基本陈列展品系列之——凿而饮之“陶井”
2020-02-18 13:13:47 阅读数:

      该件文物出土于汉阳陵帝陵陪葬墓园,高28.2、沿宽17.2、底径15厘米,重1.64千克,罐高7.3、 重0.15千克。井为泥质灰陶,外形呈平底圆筒状,口沿较宽,井口沿上有双面屋檐状井架,井架的顶部中间有用作装井轱辘的孔,井体中部有两圈旋纹。同时出土的还有泥质灰陶罐一个,置于井口沿上,罐为敞口卷闫、圆肩弧腹平底,这组器物的制作无论从外形上还是建构都是实物井功能的最好的再现,制作精细,栩栩如生。

      井是一种用来从地表下取的装置,是古代人民家家户户都具备的东西。平地凿凹,地下涌泉者也。唐人孔颖达在为《易经•井》作疏时这样称井:“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对井的阐释是:“井,池穴出水也。《说文》曰:清也。故《易》曰:井洌寒泉,食。甃之以石,则洁而不泥。汲之以器,则养而不穷。井之功大矣。”打井汲泉,是中华民族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重要途径。水井自发明以来,就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水源之一。滋养生命的井,灌溉五谷的井,政治的井,军事的井……在悠悠岁月中,井流淌出永汲不竭的文化之玉液琼浆水是生命之源,远古先民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类最早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是直接取用江河湖泽中的地表水。地表水的来源主要依赖于天然的降水,故在干旱之年赤地千里、河湖干涸的时候,人类就会出现用水困难,严重时还要逐水迁徙。而这种迁徙不定的生活,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华夏先民终于在不懈的探索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平地凿凹打井以开发地下水资源,来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中华先民有着数不清的文明创造,其中凿井技术的发明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就水井的发明者而言,就有黄帝、炎帝、伯益等充满了神话色彩的传说。宋代高承《事物纪原》说:“……《世本》又云:黄帝正名百物,始穿井。《周书》亦曰:黄帝作井。”《后汉书•郡国志》刘昭注引《荆州记》云:“神农既育,九井自穿,汲一井则九井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漻水》也道:“水源东出大紫山,分为二水,一水西径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是神农所生处也,故《礼》谓之烈山氏。水北有九井,子书所谓‘神农既诞,九井自穿’,谓斯水也。又言‘汲一井,则众水动’。井今堙塞,遗迹仿佛存焉。”黄帝和炎帝都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上述传说,透露出井的发明始于炎黄时代。  

      又传唐尧之时,华夏先民已普遍“凿井而饮”。东汉王充《论衡•感虚篇》引述尧帝时的“击壤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于我哉?”可见,王充认为在尧时已有水井存在了。  

      这些神话故事的传说,一方面表明井的发明,应早于舜禹及伯益时代;另一方面则说明,井的发明、完善以及广泛普及,是一个较漫长的历史过程。  

      考古发掘表明,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华先民已能打出六七米深、直径为两米左右的生活水井。在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发现了十余口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黄土水井。这些水井大多是土井,但也有少数是比较先进的木结构的水井,如河南汤阴白营遗址的水井就是一口木结构水井。这是中原地区发掘出土的时代最早,建构最完整的水井。  

      井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了水井,人们定居的地方不再局限在江河旁边的台地,可以在远离江河的地方定居生活,能够更有效地躲避洪水的侵害,有了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井水较河流之水更为清洁,对人类的健康长寿大有好处。  

      就水井的种类而言,大抵有土井、瓦井、砖井、石井、砖(石)木混合井等。土井是指井壁无任何衬砌,以土为井壁,这种井最为简陋,开凿的成本较低。瓦筒井的特点是,挖出井形后,井壁用陶制井圈一节一节地套叠,砌成筒状,井圈外壁用土或碎陶片填实。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北京宣武门、和平门一带,曾挖掘出50多口东周至西汉初时期的瓦筒井。砖井的特点是,井口平砌砖块若干层,接下去砌成圈状。20世纪70年代在扬州唐城手工作坊遗址,曾发掘出砖井4口,砖砌的内壁抹了一薄层白石灰。石井与砖井凿制的原理相仿,只是采用的原材料为石头。砖木混合井,一般以砖(石)砌圆形井口,井口之下为方形木结构井身。2000年,天津蓟县刘家顶乡安宅村发现的战国至汉代的井群中就有这种砖木混合井。  

      水井的开凿,涉及的技术领域较多,如井址的选择、凿井的技术、井圈的护砌等。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关于凿井和井灌技术的专著。如明文震享《长物志•凿井》指出:“凿井须于竹树之下,深见泉脉,上置辘轳引汲,顶则盖一小亭覆之。”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更是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有关水井选择、开凿、衬砌和维护等方面的情况,是古代水井建设科技成果的集中体现。关于井址的选择,提出了根据地貌和泉水出露情况选择井址的原则,指出:“凿井之处,山麓为上,蒙泉所出,阴阳适宜,园林居室所在。向阳之地次之,旷野又次之。……凿井者,察泉之有无,斟酌避就之。”关于井深,提出:“井与江河,地脉通贯,其水浅深,尺度必等。今问凿井应深几何?宜度天时旱涝,河水所至,酌量加深几合为之度。去江河远者不论。”关于水质,提出根据井水土质辨别的方法:“凡掘井及泉,视水所从来而辨其土色。若赤埴土,其水味恶。若沙土,水味稍淡。若黑土(色黑稍黏),其水良。若沙中带石子者,其水最良。”同时,还提出了煮试、日光照、品味、称重、纸帛测试等其他五种鉴别方法。关于井底建筑结构和材料的选用,提出:“做井底,用木为下,砖次之,石次之,铅为上。既做底,更加细石子厚一二尺,能令水清而味美。若井大者,于中置金鱼或鲫鱼数头,能令水味,鱼食水虫及土垢故。”关于凿井过程中回避有害气体问题,提出了在凿井时要防止“震气”即二氧化碳侵害以及如何回避的科学方法。  

      在井的发展史上,提水设备的更新和发展占有重要地位。要汲井中水,井绳是必备之物。

      《击壤歌》(汉代的《论衡》和晋代的《帝王世家》都曾言及此事)所唱的内容,高度概括和集中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情景。“耕田”和“凿井”都是古人繁衍生息极为重要的方面。生命离不开食物,民以食为天,故要“耕田而食”;水是生命之源,人要活下去,更离不开水的滋养,因而要“凿井而居”。守着一眼井,耕作几亩田,一家老小就有了维持生存的基本要素,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在井的发展史上,提水设备的更新和发展占有重要地位。要汲井中水,井绳是必备之物。先秦哲人荀子有“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的说法,绠就是系在汲水器上的绳子。汲水的器具,最初为陶质,如缶。因陶制瓶罐易破损,后来又发明了用柳枝编成的水斗(或称柳罐、柳棬)、木桶、水桶等。为了减轻汲水出井的劳动强度,聪明的古人还发明了省力的提水工具,把费力捯井绳变为省劲的巧干。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以及考古发掘出土的井来看,在井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民间长期习用的圆形筒井比较多。直径多为12米,深度一般为数米到2030米,施工时人可直接下入井筒中挖掘土石。这种井只宜于开采浅层地下水,出水快,开凿方便省时省力,汉阳陵出土的这件陶井模型就属于这类,其上设计有井架,井上立架置有穿绠或装轴的圆形孔,有吸取水的陶罐,这件小小的陶井模型充分的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井的发展历程中的高超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