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概述 » 大事记
大事记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0年度报告

现根据博物馆年度报告公开工作要求及《博物馆信息公开指引》,我院特编制本年度报告,接受社会监督,方便公众有效利用博物馆资源。 

2020年,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省文物局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理事会的科学决策下,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积极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同心合力,迎难而上,确保了防疫安全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一、强化党建引领,严格履行主体责任

(一)党建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院党总支充分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决策“三重一大”事项。

按规定组织召开2019年度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会,组织开展基层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全体党员干部在思想行动上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党员干部能立足本职,廉洁自律,扛起责任,勇于担当,为博物院事业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注重以建章立制为抓手,新增和完善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工程项目审计暂行办法》等多项制度与实施方案,其中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清单对于规范院党总支运行机制和履职能力,强化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进一步落实院党总支委员会、中心组理论学习会等制度要求,全年共召开党总支会议24次,中心组理论学习会12次。

(二)支部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各党支部注重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相继开展“防汛安全”、“倡廉洁、践使命”、“《秀美人生》观影学习”等多次主题党日活动,其中“倡廉洁、践使命”主题党日活动被局直属机关党委评为2020年度十佳主题党日活动。

积极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我院党员踊跃参加局机关党委举办的读书征文活动,指导院团支部召开“五四精神 传承有我——青春与阳陵同在”座谈会,开展“醉美银杏 微拍有你”创意短视频活动,“不负韶华 书香同行”读书分享活动。指导院团支部按照《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做好328岁以下青年团员入党“推优”工作。院工会每月组织全院干部职工开展“保护环境 我爱阳陵”劳动竞赛活动,在义务劳动中增强团结奋斗意识。

(三)扶贫工作

在今年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院党总支持续加强帮扶力度,除在自身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投入扶贫资金,积极协调系统内兄弟单位继续参与帮扶。应村两委会请求,本年度确定山岩排险和移民小区路灯增建两项重点任务,持续推进乔村仰韶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工作。特别是一月下旬疫情肆虐阶段,我院驻村人员主动结束休假,返村承担执勤检查一线工作,带头并积极倡议全院职工捐款12700元,得到了村两委会和村民感谢。

二、强化科学管理,营造安全发展环境

(一)疫情防控工作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蔓延,我院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疫情防控工作预案,购置防疫消杀物品,全面做好防疫工作,确保了博物院整体安全有序。

闭馆期间,博物院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好全院同志的思想教育和对外文化宣传,强化微信群信息发布管理,杜绝谣言传播,净化网络环境,坚守意识形态阵地。

3月下旬,我院正式恢复对外开放,并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三个月,向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免费至1231日,履行社会义务,彰显社会责任。

(二)“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全面梳理“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果,总结经验,科学编制院“十四五”规划。规划重点项目6大类21项,涵盖文物大遗址科技保护和展示利用、社会教育、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完善和重点项目建设、文物安全等工作,经费预算53275万元。规划经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部分项目已纳入全省文物事业“十四五”规划。

(三)法人治理工作

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全面回顾理事会五年工作历程与成果,启动理事会换届工作5月中旬,第二届理事会、监事会顺利完成组建。8月上旬,召开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成立专家委员会。在《中国文物报》专版以《运转新模式  激发新活力——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汉阳陵实践》为题作了宣传推介。

(四)安全保卫工作

树立“大安全”理念,以疫情防控为重点,落实监督检查和安全保卫职能,即将实现第22个文物消防安全年。

疫情防控关键阶段,果断管控出入口,及时设置测温登记岗点,坚持二十四小时值守,确保园区安全运行多次开展全院职工和一线岗位消防安全培训演练。制定实施我院《安全网格化管理制度》,加强与地方消防、安监等安全行业主管单位联动。全年安全巡查700余次,查改隐患21处,及时更换和新增重点部位消防安防器材,有效防范和遏制了安全事故发生。

(五)项目管理工作

提升园区日常设施设备维护水平,科学规范小型建设项目管理实施,为项目运行和审计工作提供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依据和量化指标,从项目管理方面确保国有资产安全。

全年召开院务会40次,研究议题115项,注重事前沟通和工作通报,纪检、财务部门全程参与、监督,院领导班子履职决策能力不断提升。

三、发挥文化优势,创新社会教育形式

在抗击疫情关键时期,我院化被动为主动,顺应信息化时代潮流,积极利用网络媒介开展文化宣传。在闭馆阶段,以线上游览、直播等方式为公众提供观看文物、触摸历史。在线推出“阳陵微课堂”、“微展览”,“抗疫微信表情包”为我省文博单位推出的首款抗疫题材表情包。防疫闭馆期间,通过官方微博,参与“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文物传递祝福接力活动,“最古老的茶叶”短视频观看量达189.2万次。主动对接主流媒体,参与人民网《人民战“疫”》联合上海广电《书声》栏目“云游博物馆”,在考古陈列馆进行全国博物馆首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1100万人。《战疫情陕西在行动》融媒体直播,观看量超过百万。合作推出“云春游——探访汉景帝刘启和他的地下世界”等节目,观看量达100余万人次,有效展示了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表达了战疫必胜的决心和信心。

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后,我院以庆祝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和省委宣传部“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授牌为契机,结合“文物珍藏记忆 见证抗疫历程”宣传口号,推出包括阳陵风采、云端阳陵、文物抗疫、未来力量四个部分为主要内容的“行动---阳陵人战疫录”主题展览,体现文博单位社会责任,展现我院共克时艰、齐心抗疫的生动事迹,制作推出《阳陵人在行动》抗击疫情宣传片,讲述展现在这场战“疫”中所有阳陵人的抗疫风貌。与西安市新城区政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西北茶城联合举办《千年一叶 茶脉绵长——汉阳陵出土世界最早茶叶与茶文化展》。

在第二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暨第十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席会上,我院因社会教育和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活动的特色亮点,荣获20192020年度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特色主题活动奖”和“社会活动组织奖”,1人被授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2019-2020年度杰出贡献人物”荣誉。

“薪火相传”文化遗产宣传活动被省社科联评为“2020年度陕西省社科普及活动资助项目优秀等次”,“长乐未央”瓦当主题教育课程被中国儿童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评为“ELE童博汇·年度评奖活动十佳活动奖”。

全年结合重要节日和传统节令举办“析古今元旦 玩转转历法”、“曲水流觞话上巳”、“寒食节话功臣”、“三八妇女节特辑”、“文景之国”、“中秋祭月”等线上微课和线下活动109场次,其中线上微课和活动62场次,线下体验活动47场次。举办文化关爱活动10场次,其中针对盲人2场次、针对聋人2场次、针对老人5场次、针对特殊儿童1场次,其中线上微课7场次,线下活动3场次。志愿者主题培训活动2次、志愿者进社区主题活动2次,志愿者联谊活动2次、校园志愿者主题活动4次。编辑出版全省首部中学历史学科校本教程《汉阳陵校本教程》,为博物馆与学校教育资源深度融合提供有利契机。

积极参加“多元˙包容˙开放——2020年陕西省文博系统讲解比赛”,我院选手荣获两个三等奖,集体荣获团体三等奖。

与西安广播电视台《这里是西安》栏目合作,拍摄制作汉阳陵专题节目8期,同时在学习强国平台推送。全年新闻媒体对我院报道300余次(含转载),总浏览量超过4000万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四、强化藏品管理,科学保护合理利用

夯实藏品管理基础,开展馆藏文物“四有档案项目建设,完成数据信息平台搭建、资料收集整理,收集各类案卷130卷,文件6200余份,“四有档案”库配置齐备,逐步推进电子档案信息系统建设。

在院藏一级、二级文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文物鉴定工作,在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的指导下,对院藏三级文物进行资料整理、定级完善院藏等级文物档案体系(一级文物244件,二级文物439件,三级文物430件,等级文物共计1113件),在省直文博单位率先完成等级文物鉴定,为文物库房的科学管护打下坚实基础。

联合河北博物院联合举办的《父子家国——汉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河北满城汉墓文物首次群体亮相陕西,实现秦冀两省文博单位首次合作。疫情期间《千年一叶》临时展览线上展被列入国家文物局第四批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推送资源。“阳陵印记——汉阳陵文化遗珍篆刻艺术展”,荣获中国建筑装饰设计奖“展陈空间工程类”银奖。

科研业务工作取得新进步,由我院牵头,联合中国丝绸博物馆和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开展的“汉阳陵着衣式陶俑科技检测研究项目”有序推进,初步完成馆藏着衣式陶俑织物印痕材质鉴别分析和服饰形制推测工作。我院业务人员撰稿的《走进博物馆从书——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由西安地图出版社正式出版,《汉阳陵与汉文化研究》(第四辑)、《遗址博物馆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汉景帝和他身边的人》等图书即将出版。全年撰写发表专业文章十余篇。

文物大遗址科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有序推进,完成“汉阳陵帝陵外藏坑遗址预防性保护稳定评估”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编制上报《汉阳陵南阙门遗址保护设施维修工程项目计划书》,完成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标识(阐释)系统项目和东区陪葬墓园区项目方案设计工作

后陵、南区从葬坑标识展示工程、电落地改造工程和东西妃子陵围墙、管理用房项目、西汉帝陵之阳陵消防工程项目、“汉阳陵帝陵东侧K21外藏坑西北角坑壁加固及渗水治理工程”项目顺利推进。

五、活化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产业模式

我院立足自身资源特色,联合社会力量,设计开发数十种文创产品,成功举办“汉风无极——汉阳陵博物馆之夜活动”,吸引150余万名观众通过网络在线观看。此次活动是对博物馆宣传、服务和文化产业发展创新与突破的一次新尝试,结合线上直播+线下互动新模式,为网友提供了全新的观感体验,也是对博物馆公益文化服务和文物保护的创新性探索,以新型馆企合作模式,用合作共赢,开放包容向世界展示汉文化的风采,努力发挥文化引领时尚、文化服务社会、文化推动经济的作用,向社会传达盛世汉风的独特韵味。

深度支持安康市政府、平利县政府及企业以我院帝陵第15号外藏坑出土“世界上最古老茶叶”遗物为创意,以平利富硒古茶树资源为原料,合作推出的“秦汉古茶”系列产品。 1021日,该系列产品在我院成功举办了新品推介会,正式推向市场,让考古研究、科技保护、展示利用和社会市场融合,培育新的文创品牌。同时落实扶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1024日,一年一度“金秋踏古银杏季”活动正式开启。启动仪式上播放了柏林动物园银杏林里中德国媒体设计高校 MDH 教师和德国学生一起做汉服、穿汉服学汉礼的场景,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疫情取得防控阶段化胜利后,在秋日暖阳的银杏叶金黄之际,举办银杏季活动,振奋精神,坚定意志,单日接待游客数量最高接近万人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