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 » 学术成果 » 学术论文
融入城市生活 共享历史文化
2011-11-23 14:46:44 阅读数:

 

 ——杭州社区博物馆活动的探索与思考

吴晓力

 

      在博物馆事业方兴未艾的今天,博物馆正在不断关注如何与社会公众贴近,与社会生活融合。随着“新博物馆学运动”的开展,国际与国内博物馆界已逐渐认识到,博物馆“关怀社群、社区的需求”是新世纪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新发展趋势。社区是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文化则是和谐社区建设的精神支撑和有效载体。博物馆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播机构,如何顺应新的发展趋势,以馆内业务平台为起点,打破空间限制,拓展历史文化信息辐射领域,满足社区与市民的需求,以贴近社会的定位塑造有亲和力的博物馆社会形象,激发自身活力、融入城市文化生活,这是杭州历史博物馆在新的发展阶段不断探索与思考的课题。

 

      作为杭州城市的人文历史类综合性博物馆,杭州历史博物馆从自身实际出发,理论上积极探索,工作上大胆实践,把博物馆宣教活动的创意与研究作为发挥博物馆社会职能的重要手段,精心策划与推广贴近公众、引人入胜的宣教活动,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形象,促进博物馆的学术研究,赢得更多观众的认可。在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背景下,以主动发挥城市博物馆的文化向导作用、积极贴近市民文化生活为理念,寻找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设计推出了有声有色的博物馆进社区系列活动。2006年6月全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之际,杭州历史博物馆首先在下城区长庆街道新华坊社区建立了历史文化知识宣传基地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摸索与积累,从2007年11月起,在钱江晚报的热切关注和密切协作下,杭州历史博物馆在市内各社区更大规模地推出了“触摸杭州五千年”社区博物馆系列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和有关方面的关注、好评。

 

      活动以杭州历史博物馆馆藏资源优势为依托,以杭州出土文物为基点,联合主流媒体的强势推介,从社区居民身边的传说、典故入手,设计了巡回展版、杭州历史幻灯片演示、历史文物零距离接触、器物修复演示、有奖猜谜等内容环节。针对各社区特点,每期主题各有侧重,到目前为止,已先后在下城、上城、西湖、江干、西湖风景名胜区的10个社区推出活动,深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社区博物馆活动的开展,从形式与内涵两个层面把一个袖珍的历史博物馆开到了市民身边,使居民了解了历史,了解了文物,增强了文物保护意识,更体现了博物馆弘扬文化、贴近生活、贴近社会需求的亲和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博物馆潜在观众,为新时期博物馆的宣教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随着社区博物馆活动的触角不断延伸,下一阶段的活动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中。

 

      一、活动的基本情况

 

      活动创意:5000年的历史不只是沧桑,当“社区博物馆”在你家门口开展,你就有机会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不但可以了解你家、社区、杭州的历史文化,更能知道自己居住的这片土地蕴藏过千百年的秘密,而曾经住过这里的邻居们的生活和经历也许会令你更感兴趣。

 

      活动目的:通过对社区居民所熟悉区域的历史文化的发掘,以及与有着浓厚生活气息的历史文物零距离的亲密接触,引发社区居民对自己身边的、社区的、杭州的历史传统文化的关注、尊重、自豪情感,培养热爱社区、热爱杭州的情怀。

 

      活动流程:

 

      活动特点:

 

      1、以“触摸”为特色的体验式活动,摆脱以往枯燥的说教式宣传模式,通过亲手参与、触摸真实的文物标本,增加对历史、对文物的亲切、感性认识,从而引起对历史文化的共鸣和兴趣。

 

      2、以“五千年”这一数字化的历史概念,让社区居民直观了解杭州历史的源远流长。

 

      3、以“零距离”为特点,让博物馆走进社区中,将博物馆与市民的时空距离缩到最小;贴近市民的兴趣点,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物标本,最大限度的拉近了理解和沟通的情感距离;“触摸”则是完全消除了原本在展柜中的文物与观众的认知距离。

 

      二、活动的社会影响

 

      1、走进社区,体现了博物馆的亲和力

 

      以贴近实际为出发点;以贴近生活为切入点;以贴近群众为落脚点。将博物馆开到社区里面,文物真正走进社区,满足社区观众的需求,让社区居民在最近的地方了解和感受历史文化,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时空距离、情感距离、认知距离,体现博物馆的亲和力。

 

      2、更新观念,实现了历史文化资源共享

 

      博物馆进社区,社区居民和文物的零距离接触,正是博物馆观念的突破,不再是将文物固守在库房,而是有选择地让更多的文物标本走出库房,以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式让社会来关注并共享这些历史与文化资源。

 

      3、交流互动,提升了社区文化品位

 

      通过社区博物馆活动的开展,使博物馆与社区形成信息的对称,实现博物馆与社区“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关系的形成,让社区了解博物馆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共享,博物馆与城市、与市民的文化生活密切相关。博物馆还可与社区共同探讨参与社区建设的内容与形式,联手制定工作方案,共同打造社区文化氛围,提升社区的文化品位。

 

      三、活动的同步思考

 

      在杭州历史博物馆探索社区博物馆活动并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应深入思考。这项活动对于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1、博物馆应该顺应发展趋势,更新宣教理念。

 

      博物馆应该清楚意识到社会教育职能是体现博物馆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是博物馆存在意义所在。要了解博物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使博物馆宣教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不自觉”行为变为“自觉”行为;也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明白博物馆可以在哪些方面有所作为,以及怎样去有所作为。这是博物馆成功进行宣教活动的基础和首要条件。

 

      2、博物馆应该以开放的意识去开拓社会教育领域。

 

      从现代博物馆产生、发展的几百年历程看来,开放性是博物馆发展的重要特点。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博物馆的发展情况都印证了这一点。今年全国范围内的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是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手段,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实现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明确表明了博物馆不应该是单纯面向少数人的研究型殿堂,更应该是面向大众的公共文化普及课堂,为普通大众提供学习的机会,提高其知识水平与文化素质。博物馆进社区,让社区居民和文物的零距离接触,在确保文物标本安全的前提下,让更多的文物标本走出库房,以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式让社会来关注并共享这些资源,正是以开放观念进行的活动创新。

 

      3、博物馆应该关注观众的需求,切实转变办馆观念。

 

      博物馆应该关注观众的需求,通过优质服务加强与观众的联系,增强观众对博物馆的理解和忠诚度,使观众从被动的服务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服务参与者,成为博物馆忠实的朋友和伙伴。真正关注社区居民的需求,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走进社区,将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开到社区里面,将服务送到社区居民的身边,让社区的居民在最近的地方了解和感受历史文化,建立对博物馆的信任感。

 

      4、博物馆宣教活动应该结合实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有所创新地设计活动内容。

 

      宣教活动要有吸引力,才能抓住观众的兴趣点,所以在活动内容设计上,要突出本馆的特色,利用好优势资源,同时根据不同情况设计创新活动内容。创新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活力源泉,只有不断设计出新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才能真正吸引社会大众广泛和持久的关注度。

 

      5、博物馆宣教活动应组织科学、有效、有序。

 

      宣教活动特别是博物馆进社区的活动,是以文物安全为前提的。“零距离”必将增加活动的安全风险,应该从有利于文物保护和观众认知的角度进行活动操作,以科学、有效、有序的组织和严密、严格的实施来降低风险系数。

 

来源:中国旅游报